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31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点训练31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24·中原名校质检)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可知《太极图说》( )

A.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答案 C

解析 材料把“阳变阴合”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唯物色彩,故A项错误。《太极图说》讲的是万物发展的变化,不能体现迷信色彩,故B项错误。从材料“阴阳……生死”等一系列用语可知,汲取了佛、道思想,故C项正确。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信仰重建任务完成,故D项错误。

2.(2024·河北唐山期末)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答案 B

解析 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A项;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成就圣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24·山东宁阳阶段检测)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

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

A.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 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 答案 C

解析 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文”和“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知,宋代儒学强调主体意识,C项正确。宋儒探求“本文”和“本义”,可见并非批判周孔之道,排除D项。

4.(2024·山东宁阳阶段检测)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罢黜百家的结果 B.宋明理学的影响 C.科举制度的繁荣 D.民间书院的兴盛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从汉代到宋代“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说明孔子的思想在宋代影响很深,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宣扬“理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孔子取得了独尊地位,故选B项。A项是汉代儒学措施;C项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D项属于民间教育发展,排除。

5.(2024·广东东莞期末)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弥补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故C项正确;A项不涉及“天经地义”的信息;B项没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项中是对传统儒学批判。

6.(2024·山东济南一模)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

“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 )

A.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B.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C.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 D.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答案 A

解析 材料“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反映了王守仁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王守仁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7.(2024·广东茂名二模)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守制)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B.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 C.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 D.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丁忧制强调了伦理纲常中的忠孝观念,故A项正确。B项是断章取义,故排除。“主导”的说法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故排除C项。D项说法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

8.(2024·湖南师大附中期中)明末的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离经叛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彻底否定孔子之道 B.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C.倡导民主共和思想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李贽主要是反对盲从孔子,而不是彻底否定孔子,故排除A项;李贽反对的是传统儒家思想,不是道家学说,更没有倡导民主共和

思想,故排除B、C两项。李贽反对盲从孔子,挑战了宋明理学的权威,故选D项。

9.(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君主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答案 B

解析 从两幅结构图看,在黄宗羲理想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学校是议政和教化万民的核心机构,对君主专制有抑制作用,而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中,君主高高在上,没有任何牵制力量,故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B项符合。从图二中政府包括君、臣看,黄宗羲并没有否定君主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和谐的君臣关系,故排除C项。统治者并不直接教化万民,故排除D项。

10.(2024·广东清远一中月考)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时,提出了“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和“尊公轻私”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 )

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价值观 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时,提出“理欲一体”“以义制利”和“尊公轻私”等主张,既有对传统道德观的继承,又反对“灭人欲”,承认合理

的性、情,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故B项正确。A项“彻底否定”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排除D项。

11.(2024·广东普宁月考)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

A.萌发民本思想 B.倡导工商皆本 C.提出轻徭薄赋 D.主张经世致用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两淮岁课百余万”“取之商也”“若束缚之”“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可知顾炎武认为不应该束缚商业发展,再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赋税和学术问题,排除C、D两项。

12.(2024·四川阆中期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 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答案 B

解析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于新文化运动时,故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应该予以改革,应以百姓的快乐与否作为成功治理天下的标准,这是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属于非主流思想,不能仅凭他的一个主张就推论出中国当时正酝酿着社会转型,故排除C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题组二 模拟小题]

13.(2024·陕西黄陵中学模拟)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

A.重建儒家文化,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31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析

考点训练31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题组一基础小题]1.(2024·中原名校质检)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可知《太极图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noc39wdo60fvam2gyzr6h1tx45d76007m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