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013年中国现代史高考真题
李永达整理
1.(2013·北京文综)图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图8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3·江苏单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3.(2012·广东文综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4.(2013·天津文综)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5.(2013·江苏单科)右图反映了中国国 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 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6.(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7.(2013·海南单科)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
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8.(2013·安徽文综)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 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9.(2013·山东文综·)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 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10.(2013·重庆文综)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1957 1958 1959 1960 工业总产值 704 1083 1483 1637 重工业产值 317 580 867 1090 轻工业产值 387 503 616 54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37 566 49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11.(2013·江苏单科)“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 “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 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13·海南单科)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 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 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3.(2013·海南单科)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 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 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14.(2013·上海单科)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5.(2012·安徽文综卷)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2页
猪羊肥大赛黄牛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农村 城镇 17.6% 8.0% 8.9% 4.5% 消费水平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16.(2012·全国大纲卷)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17.(2011·海南单科)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18.(2009·山东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农业(%) 26.6 27.2 28.8 工业 轻工业(%) 32.1 34.3 36.7 重工业(%) 41.3 38.5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19.(2009·全国文综二)表1 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 1978 1997 类别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77.6 25.5 22.4 38.1 17.9 18.5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0.(2013·广东文综·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
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