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课
练基础落实
1.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 g绿豆粒大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 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 mL 1 mol·L-1的盐酸。下图中(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2.已知反应FeO(s)+CO(g)===CO2(g)+Fe(s)的ΔH为正,ΔS为正(假定它们都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高温下为自发过程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所示的正确判断是( )
A.T1>T2,ΔH>0 B.T1>T2,ΔH<0 C.T1 4.下图中,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确图象为( ) 5.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5% 6.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练方法技巧 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X、Y、Z、W 4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8.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B.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了增大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D.图Ⅲ表示在10 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 9.某温度时,把1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0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4 s时NO2的浓度为0.04 mol·L-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4 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平衡时容器内含0.4 mol N2O4 D.平衡时容器内含0.8 mol NO2 1 2 3 4 5 6 7 8 9 题号 答案 练综合拓展 10.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这样就可以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反应:I2(aq)+I-(aq)I-上述平衡体系中,3(aq)。 - I-3的物质的量浓度[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1)通过分析图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在T1、D状态时,v正______v逆(填“>”、“<”或“=”)。若在T1时某状态c(I-)/c(I-“不是”或“不一定是”)。 3)=1/100__________平衡状态(填“是”、 (3)写出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若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溴水,K值将________。 11.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0 10mi20mi30mi40mi50mi60mi温度 min n n n n n n 序号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 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g)N2O4(g) Δ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 vA______v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通人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 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网络构建 < = > 吸热 放热 > < 课时作业 1.C [根据CaCO3+2H+===Ca2++H2O+CO2↑,可知A和B中CaCO3均过量,故消耗CaCO3的质量最终是相等的,因B中CaCO3呈粉末状,反应速率快,所以B中CaCO3质量减小的速率快。] 2.B [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如何才能满足“ΔH-TΔS<0判据”。根据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ΔH、ΔS均为正值时,ΔH-TΔS与0的大小关系受温度影响,T越大,ΔH-TΔS越小,故低温下为非自发反应,高温下为自发反应。] 3.D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T2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短,因此T2的温度高,即T2>T1。随温度升高,HI的含量降低,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 4.A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数应该不变。] 5.D [设X、Y初始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转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2a mol、2a mol, 由方程式 X + 2Y 2Z 开始(mol) 1 1 0 转化(mol) a 2a 2a 平衡(mol) 1-a 1-2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