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

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 篇一:

关于水哲理的议论文高中 老子的水哲学思想 李宗新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水明确地提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论述,因此称老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哲学家。 首先,老子对“道”的论述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第四章中说: 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八章中说: 水“几于道”。第二十一章中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五章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四十一章说:

“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第五十一章说: “道生之而德畜之。”第六十三章说:

“道者,万物之注。”如果把这些论述综合起来,其主要意思就是: 道,是独立存在于天地之先的万物之源。道生万物,是万物之宗,万物之注;道中有象,道中有物,道法自然。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老子

唯物主义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但老子又同时说,道是非常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是惟恍惟惚,是难于捉摸的,这也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共性。 其次,水“几于道”说明“道”由“水”而生。唯物论的认识认为,人的任何观念、认识和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老子的哲学把“道”与“水”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他从“水”中得到启示,并用哲学的语言来抽象和概括了水的特性。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说, “道”是不可见的虚体,但它的作用 却无穷尽,好似汪洋大海永远装不满。它又像深渊那样的沉邃,是万物的宗室。这里的汪洋大海,这里的深渊,无疑都是盛水之物。 最后,水“几于道”也是以水喻道。因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水很像道,是道的具象和实体。因为水的特性和作用都很像道,这样就把“惟恍惟惚”,玄而又玄的道具体化,形象化了。 老子除了直接说水“几于道”之外,还用与水有关的“谷”来形容和解释道。在《道德经六章》中说:

“谷神不死,是谓云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是形容空虚,是存水的地方,这里的“谷”与“道”是一个意思。老子在这里继续以谷“几于道”来说明“道”是永恒不死的母性,是天地之根本,它的存在所发生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2“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胜坚强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是揭示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第四十二章中说: “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即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本身包含着阴与阳的内在矛盾。“三”是阴阳对立之“和”,从而形万物。“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列举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如:

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利害、祸福、愚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辩讷、公私、贫富、治乱等等。这些都表明老子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规律。同时,老子还认为相反相成的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五十八章中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是老子对辩证法精彩的论述。 以水为题论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水哲学的重要内容,老子关于以柔弱胜刚的认识据说源于他老师常枞对他的教导。西汉刘向在他的《说苑敬慎》中讲了这么一件事:

老子的老师常枞在临终前,老子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交待,常枞张开他的嘴巴给老子看,说: “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 “还在。”常枞又说: “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 “没有了。”常枞问: “你知道原因吗?”老子说:

“舌头还存在,难道不是因为它的柔软的缘故?牙齿没有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强的缘故吗?”常枞说:

“是的,天下的事理都在这里。你知道这些,我就没有其他的

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

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关于水的哲学的议论文篇一:关于水哲理的议论文高中老子的水哲学思想李宗新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水明确地提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全面而深刻地论述,因此称老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哲学家。首先,老子对“道”的论述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在《道德经》的第一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nev569ii30wk4t3v4f03ibqw7s1q700th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