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定义 影响 因素 类型
气体溶解度, 与温度、
压强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 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压强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①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 ℃时A的溶解度为a1g。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如图,Q点表示t2 ℃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A、B的曲线表示A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曲线表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如图A,倾斜程度大,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3)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
①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考点一 溶解度
【例1】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 ) A.未指明在100 g水中 B.未指明达到饱和 C.未指明温度
D.未指明36 g为最大克数
【解析】溶解度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 g溶剂;③达到饱和;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是指100 g水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随温度而变,即主要的错误是没有指明温度,故选C。
【答案】C
【例2】(2015石家庄中考模拟)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解析】由题中信息,随时间增加(变化)温度会下降,而KNO3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结晶析出,烧杯底部的固体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致使溶液的密度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增加。
【答案】降温;增多
【特别提醒】将化学知识(溶解度)与物理知识(浮力)融于一起,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考点二 溶解度曲线
【例3】(2015重庆中考模拟)20 ℃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 ℃,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20 ℃时,烧杯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解析】(1)从溶解度曲线观察溶解度的关系为b>a>c时,t的取值范围为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