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能看到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好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夜空。你看见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是啊,这夜空真美丽啊,老师也送你一句很美的句子。 出示: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指名读。 师:不错,两个标红的生字都读对了,“碧玉盘”是什么意思 出示图片:圆润美丽的珍珠洒在碧绿晶莹的盘子里,感觉如何? 那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师:你读的真美,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美的?
预设一:星星美。师:“是的,星星像珍珠一样能不美吗?” 预设二:不但星星美,天空也很美,碧蓝碧蓝的。 除了美,你还读出了什么?星星多。
从哪里看出来的?无数、满天,还有哪里?撒,谁能做这个动作?
撒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的扔出去,把星星撒出去,感觉特别多,让我们一起把星星洒满天空,加动作读。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两千多年前,在同样美丽的星空下,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数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板书,“数”米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反文旁比高起笔,横起笔要低,要短,那要有捺角,拿出课本,自己写两个。
师: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呀?快读一读课文吧!(出示自读提示)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板书张衡)衡行字分两边,中间有条大鱼被小鱼吃掉了尾巴。 师:张衡是个怎样的人?(汉朝天文学家)
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在这一段中,你除了读出他是个著名的天文学家还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怎样才算刻苦钻研?(认真、细心、不怕苦、不怕累)这些说明张恒肯下苦功,努力探索知识,你能读出他的刻苦吗? 三、根据词义,认识生词
师:认识了数星星的孩子,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想跟大家见面了。出示:仰起头 傻孩子
距离 一组 清楚
1、自由读。
2、指读:请距离我近的谁读,请距离我远的谁读。(你我之间的远近就是距离)
3、仰起头 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动作:低头看书,抬头看黑板,仰头看天空,所以脸向上就是仰头。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师:真了不起,小时的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请自由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张衡如何数星星,并圈出表示动作的字。(指名说,出示二、三句)
我们来做张衡的动作:高高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二颗、三颗,好像数错了,再来一、二、三……小张衡,你数了多少颗?感觉怎么样? 预设一、手疼。师:要用手指准了。
二、脖子疼。师:要把头仰起来。
师:你只数了几十颗,小张衡可是数了几百颗,会感觉怎样?那么累,他有没有停下休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直)
师: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耐心、认真、刻苦的数星星。奶奶可心疼了,这样说道:(出示课件)你试着读一读奶奶的话,指名读,看谁最像奶奶。
1、你认为星星能不能数清?张衡又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张衡的话是什么语气?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
2、爷爷听了高兴极了,说:(出示课件)读。 师: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出示课件) 师:这是多么认真刻苦的孩子! 午夜12点,张衡走出门看星星。
凌晨5点,门开了,张衡来到院子里看星星。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去读这句话!师: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宏从来没停止过对天文学的探索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长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课件,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啊?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习张恒这种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懈追求的精神,将来在自己喜欢的方面做出成绩。
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所以绝不能,所以绝不能放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正确方法,激发孩子个性探索,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
效果分析
今天我讲了《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我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
1、主导线索清晰明了
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动作理解词语、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数星星的孩子》教后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组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入的阅读。这就需要我更深的研究文本,找出一条切实
可行的捷径来。还记得这样的格言:“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这就是有效性的课堂,这就是我本课努力实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统一。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各美其美
文美,自然课堂也该是美的,我精心营造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忘却了这本是课堂,而牵引着他们不由自主的走进了故事中,切身的感受着张衡数星星时,不一样的心态,真正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共鸣。上课初始,我就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满天星空图,在孩子们被一闪一闪的星星吸引的时候,提问“晴朗的夜空凉风习习,星星眨着眼睛,你想说什么?”孩子们闻言,个个举起了小手。课堂立刻就充满了一种活力,也让气氛变得和谐了许多,然后,我再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巧妙的引入了文中的一句话“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提问:“这句话,美吗?美在哪?”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更热烈了。这样的设计,不仅烘托了气氛,更自然的导入了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也做好了铺垫。
二、以“读”为主线,落实了“读-品-悟”的语言实践过程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在语文课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体现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互动中,我将“读”的练习贯穿于整个过程,通过读课文、说感受、议体会、再读课文等环节,扎扎实实地在这样边读边思,边思边悟的学习流程中,孩子们亲近了人物,喜欢上了张衡,喜欢上了奶奶,更喜欢上了博学的爷爷,也使主人公张衡那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三、让生字的教学和课堂一样充满灵性
本课中的生字、词语比较复杂,学起来有点难度。怎样让孩子们记得清楚,又能学着运用呢?在“距离”的词语教学中,我请距离我近的某同学读,请距离我远的某同学读。根据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你我之间的远近就是距离。“仰起头”的词语教学中, 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动作:低头看书,抬头看黑板,仰头看天空,所以脸向上就是仰头。孩子们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还能说句子呢。
四、通过“数星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的阵地。
“数星星”是为了做过的,能更刻骨铭心。孩子们将自己当作了张衡,学着数星星,数着数着,累了,放下了胳膊,这样的细节当然是我所期待的,我抓住这一现象,采访,解惑,在孩子们自己的话语中,轻而地达到了教学的难点,体会了张衡的耐心。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融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入的阅读。
评课一: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董老师的这节课,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品味,抓住重点句子,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除了“读”,董老师这节课还非常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而且因问题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一问一答,同桌互说,各人自说等,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
评课二:董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她那浅浅的微笑深深吸引着孩子,也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我们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玉盘里。”
董老师让学生自读自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她先让学生读读,谈谈感受了什么?学生说:“星星很多。”接着老师引导孩子从“满天”、“无数”等词中感受星星的多,并指导孩子们读出星星的多。再引导孩子体会星空的“美”,教师抓住“珍珠”“碧玉盘”等词,引导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话读美了,读出感情了,既感受用词的准确,也为体会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高老师也从朗读着手,让孩子们读一读,圈一圈描写张衡数星星动作的词,做做动作读一读,并通过换位体验,引发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