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1、 古诗词三首
学校: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 古诗词三首》 课型 阅读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学会互动交流 班级 小组 姓名 1、我要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学习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并能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目标 3、我能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我能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1、我能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预测 说诗句的意思。 2、我能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脁、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洞庭湖,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知识链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接 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一、导学 栏或学生笔 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激情导入新课。 记栏 二、独学 1.我能把三首古诗词的字音读正确,读通顺。 我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 )
2、试读,我要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3、我能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 高飞尽:______ 闲:______ 相看:______ 厌:______ 和:______ 潭面:______ 镜未磨:______ 青螺:______ 旧:______ 曾:______ 谙:______ 蓝:______ 4、、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行诗句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行诗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______的相知之情。 6、通过朗读古诗,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行诗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______的波光和皎洁的______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7、我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行诗句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8、“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______ 。“_____________”指作者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词具体写了江南的美丽景色: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10、这样美好的景象深深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所以在词的结尾,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感慨“___________”,此句采用了______的句式。 1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首诗词的诗意。 四、互学 1、对学 对子之间互相交流思考的结果,比赛有感情地朗读。 2、群学 (1)我要在小组内说出我的想法和疑惑和大家交流 (2)在小黑板上写出小组的互学成果,及组内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3)教师指导大家互学,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展示 各小组展示互学成果及不懂得问题。其他小组评价和补充。 4、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评价总结 五、评学 1、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朝代)诗人_____。《忆江南》是一首的______,作者是____(朝代)诗人_____。 (2)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3)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2、“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 六、整理导学案 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2、桂林山水
学校: 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桂林山水 课型 阅读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认真倾听,我会补充 班级 四( )班 小组 姓名 1、我能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学习 2、我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目标 3、我能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具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我能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能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重、难点1、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预测 2、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知识 迹、石刻等等。 链接 2、描写桂林山水的千古绝唱,一定要记住哟!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杜甫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刘克庄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 学法指导: 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激情导入新课。 二、独学 1、我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还能给画线的字加上拼音 波澜 ( )壮阔 无瑕( ) 翡( )翠 峰峦( )叠嶂 骆驼( ) 危峰兀( )立 连绵( )不断 红叶似( )火 3、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 屏障;兀立;嶙峋;奇峰罗列 5、我能边读课文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并连起来思考课文的主 要内容。 6、读第二自然段——桂林水的美(背诵) 1、在合作之前要(1)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充分独学,完成自主(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练习。 (4)作者在写漓江水时,为什么在开头先写大海和西湖的水? 7、读第三自然段——桂林山的美(背诵) 温馨提示: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8、读第四自然段——山和水联系起来更美的景色。(背诵) “这样的山”指的是又( )又( )又( )的山,“这样 的水”指的是又( )又( )又( ) 的水。只有这样的山配上 这样的水,景色才这么美。怪不得作者有“( , )”的感受。 三、互学 1、对学:向对子提出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帮助。对子相互交流、 检测独学部分,相互补充、建议或质疑,运用双色笔相互修改、完善,提出对 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2、根据导学案展2、群学: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对学不能解决的疑问,小组长梳理总结。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群学成果及。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开学习,遇到自己解疑难问题。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组长到“任务报决不了的问题做上标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注。 四、评学 (一)大展示: 各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大展示。组间进行补充、建议或质疑对抗、点评。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解决,必要 时,教师可以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特点。 (二)达标检测 1、我能用四字词语写出 温馨提示: 描写山的: 描写水的: 我还会使用双色描写云雾的: 2、我能模仿 笔呢!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 )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 ),却展示时,其它小从没看见过汉江这一带的水,汉江的水真静啊,( );汉江组要认真倾听和评价的水真清啊,( ) ;汉江的水真绿啊,哟!也可以进行补充,( )。 并试着读一读。 3、我能给下列词语结对子 新生的();( )的翡翠;( )的屏障;连绵不断的() ( )的大海;( )的西湖;( )的泰山 ( )的香山;山间( ) 空中( ) 五、自我评价,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校: 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精读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认真倾听,我会补充 班级 小组 姓名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学习 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重、难点 1.在本文学习中,同学们要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预测 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2.了解从外洞进内洞的经过。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知识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链接 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贬后,隐居于金华山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预习要求: 1.我要搜集和“溶洞、石钟乳、石笋”相关的图片。 2.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 3.我能根据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大概意思。 油桐: 蜿蜒: 突兀森郁: 4.我给本课后方格里的生字找朋友(写在书上)。 一、导学(2分钟):我们一起来欣赏课前大家搜集的图片,了解、认识“溶洞、石钟乳、石笋”。 二、预习检测(7分钟) 1.组内交流补充完成生字预习,读一读生词,声音洪亮,读正确。 2.朗读情况检测评价。 (1)组内评价并选出优秀代表。 (2)教师抽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独学(12分钟) 1.默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作者按( )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 ),接着写双龙洞()和来到( );再写怎样通过( )来到内洞;最后写( )。 2.对照游览路线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作批注。 四、互学(10分钟) 1.小组交流完成游览路线图。 金华→( )→入山→( )→外洞→( )→内洞→出洞 2.小组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组内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哪句话能概括沿途景物的特点? 导学提示:重点感悟的句子,注意体会句中带横线的部分。 A.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B.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1)边读边在段落中作批注。 (2)小组探究后由组长带领展示在小黑板上,集体交流。 五、评学(8分钟) 1.从各组抽查学生读字组词。 2. 指名用“时而??,时而??”说句话。 3.我要想象着沿途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并试着背诵下来。 六、整理导学案(红笔完善,批改)1分钟
4*、《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学校: 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七月的天山 课型 略读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学会互动交流 班级 小组 姓名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学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1.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 点 2.学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方法 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本篇课文是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欣赏大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的专题课文的最后知识 一篇,是选读课文。虽说选读,但是文字非常优美,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本篇课文按链接 照总分总的结构,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奇异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之情。 学习过程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 学法指导: 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上两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相看两不厌的1、在合作之前要充分
敬亭山、白银盘一般的洞庭湖、风景旧曾谙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独学,完成自主练习。 咱们金华的双龙洞,今天,老师又将带你们去哪儿游玩呢?(板书:天山)你2、根据导学案展开学去过天山吗?你对它有了解吗? 习,遇到自己解决不2.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天山。(配乐欣赏天山美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了的问题打做标注。 3.作者碧野在游玩天山后,如何用五百多字来表现《七月的天山》的美的呢? 温馨提示:我还会使(板书补充完整:《七月的天山》) 用双色笔呢! 二、独学 1、正确地读词和理解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走进课文。让我们看看展示时,其他小组要作者是怎样带领我们游览天山的? 认真倾听和评价哟!2、站在不同的观察点会看到不同的景物。在本文的字里行间,藏着许多美景,也可以进行补充,并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试着读一读。 3、出示要求: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阅读课文, 用长方形框出作者主要描写的景物,用波浪线画出它们的主要特点。 出示要求:快读课文,设想: 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A.“雪峰、云影、雪水、溪流”都是围绕一个字“水”展开的。七月的金华是炎热的变化,请你用笔划的,可是七月的天山却给人(凉爽)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出表示观察点变化的词句。 其特点呢? B.“树”:幽静。 C.“花”:绚烂。 4、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它们的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找出最美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在书旁写下感受,试着读出感受。待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三、互学 1、对学:对子之间互相交流思考的结果,比赛有感情地朗读。 2、群学 (1)我要在小组内说出我的想法和疑惑和大家交流 (2)在小黑板上写出小组的互学成果,及组内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3)教师指导大家互学,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展示:各小组展示互学成果及不懂得问题。其他小组评价和补充。 四、评学 1、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2、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3、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五、整理导学案 学校:年月日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 口语交际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小组分工明确 训练重点 配合默契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 1、 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参 目标 与意识。 2、 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重、难点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参 预测 与意识。 教师“复备”学习过程 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前准备: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 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 等。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 1、 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 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不过,我们要去哪里春游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2、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标出关键词,简要说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二、梳理思路,自主练说 提示: 1、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2、思考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 3、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三、分享交流,思维碰撞 1、说说想想,主动参与,合作讨论。 对子之间交流自己的春游计划。 交流后对子之间就春游计划的准备,考虑等方面提出意见, 2、我要根据对子的建议完善发言内容和形式,准备小组交流。 3、说说议议,思维碰撞,小组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