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库:论文摘要
7.1施莱格尔兄弟和海涅
==================================================================
论文摘要:
1.李伯杰:《德国浪漫派批评研究》,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内容提要:在各个历史阶段中有各不相同的浪漫派观,同一个浪漫派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面貌;19世纪上半叶,浪漫派批评主要是围绕文学的功能进行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占据了讨论的中心。无论是歌德还是黑格尔,都没有以专论的形式进行浪漫批评。海涅承袭了歌德的健康——病态模式,把它转变为进步——反动的二分法。格维努斯继承了否定浪漫派的传统,但他在批判中采用了“淡漠主义”来规定浪漫派的本质, 卢格也把浪漫派视为反动的。
2.张继云、陆杰荣:《施莱格尔的“无限性”理论探究》,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内容提要:以施莱格尔为代表的德国耶拿早期浪漫派,针对18世纪德国思想界的理性主义传统,试图对其哲学所依赖的基础提出反驳,否定存在普适性的理性或知识性的真理,认为科学和理性无法认识和把握“无限性”的本意,只有人的情感体验才能在追求之中趋向“无限性”。对“无限性”的追求和渴望是施莱格尔哲学、诗学及美学理论的核心所在,对“无限性”的追求与对知识论的批判是施莱格尔浪漫主义哲学的二位一体的内容。
3.刘敏:《海涅与浪漫派》,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德国抒情诗人亨利希?海涅所处的时代特点、诗人本身的气质与才华以及当时的文学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海涅同
传统文学,尤其是浪漫派文学之间的错综复杂、若即若离的矛盾关系,以及这一奇特关系在诗人的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当中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