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的理论解释
*
张红雨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抗性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014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1998-03-04收稿,1998-06-01收修改稿 致谢 在计算过程中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颜达予教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摘要 用AM1方法对若干黄酮类抗氧化剂做了计算. 发现: (1) 黄酮化合物邻二酚羟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强于间二酚羟基. 原因一是前者半醌式自由基与邻位酚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从而更稳定; 二是前者半醌式自由基通过共振形成邻苯醌, 这使其未成对电子密度在邻位氧上有较多分布, 内能更低. (2) 色原酮类黄酮化合物C环的吸电子性质使它对A环酚羟基有钝化作用, 使其更不活泼. 由于B环受C环影响较小, 而且大多数黄酮类抗氧化剂B环为邻二酚羟基取代, 因此实验总结出的B环酚羟基活性高的规律得以解释.
关键词 黄酮类抗氧化剂 AM1方法 结构-活性关系 理论解释
鉴于氧自由基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又是食品氧化的主要原因, 寻找
[3,4]
抗氧化剂的工作已在不同领域广泛展开. 由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存在副作用大及价格昂贵等多方面的缺陷, 因此近来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植物中蕴藏的丰
[5,6]
富的天然抗氧化剂,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研究较多的一类.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的化合物, 现在则是泛指2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
[7]
化合物(图1). 它们的种类很多, 大多在各环都有酚羟基取代. 近来大量的体
[8]
内和体外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由于它们同时也具有各种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很小, 因而特别引人注目,并且作为抗氧化药物很有发展潜力.
图1 黄酮母核结构式
[1,2]
2-苯基色原酮结构式 C6-C3-C6联结形式
在黄酮类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中, 通过酚羟基与氧自由基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半醌式自由基, 从而中止链式反应无疑是最主要的. 对这种机制的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的研究发现黄酮各个环上的酚羟基活性相差较大, B环酚羟基活性最高, 当C环为色原酮时, 其上的酚羟基也有一
[9]
定作用, A环酚羟基活性最弱. 但这一经验规律尚无理论解释, 这无疑限制了
今后合成、筛选性能更优良的黄酮类抗氧化剂. 为此我们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1对几种黄酮化合物进行了计算, 希望能对实验总结出的构效关系给予理论解释.
1 方法
本文研究思路为用合适的理论参数代表抗氧化剂的活性, 然后观察各种结构因素对此理论参数的影响, 借以阐明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由于黄酮类抗氧化剂主要是通过酚羟基与氧自由基反应, 形成共振稳定的半醌式自由基而中断链式反应的, 因此共振半醌式自由基的稳定性与抗氧化剂活性成正相关. 在比较了多种指标之后发现, 抗氧化剂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生成
[10],1)
热之差(ΔHOF)是最好的衡量其活性的理论参数. ΔHOF越低说明自由基越稳定, 相应的抗氧化剂活性越强.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先用PCMODEL程序中的分子力学方法MMX对各分子进行结
[11]
构优化, 所得结果作为分子的初始结构, 然后用MOPAC7软件包中的AM1方法对分子的不同状态(基态、自由基、形成或不形成分子内氢键等)进行量子化学计算[12]
. 为了与基态进行比较, 对自由基的计算用RHF方法, 加入关键词ESR. 抗氧化剂的结构式见图2.
图2 若干抗氧化剂的结构式
2 结果与讨论
从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上分析, B环酚羟基与A环酚羟基有两点差别. 首先前者的2个OH多处于邻位, 而后者则多处于间位(参见文献[9]的结构式). 显然邻位OH被抽氢产生自由基后可借助形成分子内氢键得以稳定(以槲皮素为例示如图3中Ⅰ),因而抗氧化活性更高, 而且邻位OH的自由基可通过共振形成邻苯醌(图3中Ⅱ,Ⅳ), 这也可降低其内能从而提高自由基的稳定性, 而间位酚羟基不具备这两种稳定机制. 其次A环与C环的共轭较好, 从理论上分析色原酮类C环的吸电子
[10]
性质将使A环的OH的OH键能增大, 不利于H的解离, 因而降低A环OH的活性, 而与C环共轭较差的B环受这种影响较小. 总起来看A环与B环的这两点差别可能是导致B环OH活性高的原因. 以下用AM1方法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图3 槲皮素清除自由基示意图
2.1 经验规律的验证
首先对典型的黄酮类抗氧化剂槲皮素(quercetin, 图2中A)、桑色素(morin,图2中B)和儿茶素(catechin, 图2中C)做了计算, 因为它们代表黄酮化合物中两类最主要的结构, 而且在A,B,C各环都有酚羟基取代, 实验上的资料也很丰富.计算结果列于表1. 由ΔHOF值可看出,它们B环OH的活性强于A环OH, 而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槲皮素、桑色素的C环OH活性也很高, 这与实验总结出的规律一致, 说明ΔHOF能很好地反映酚羟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下面对影响ΔHOF值的两种结构因素分别加以讨论.
表1 几种黄酮类抗氧化剂不同状态下的生成热和ΔHOF
.-1
单位:kJmol 基态 去7′位H 形成氢键 不形成氢键 去8′位H 形成氢键 不形成氢键 去9位H 槲皮素 生成热 -882.50 -749.22 -731.33 -749.47 -725.16 -752.82 ΔHOF 133.28 151.17 133.03 157.34 129.68 儿茶素 生成热 -849.39 -719.30 -701.57 -714.47 -701.35 -600.97 ΔHOF 130.09 147.82 134.92 148.04 248.42 桑色素 生成热 -881.22 -712.84 -710.92 -747.50 ΔHOF 168.38 170.30 133.72 去10位H 去11位H -687.26 -686.81 195.24 195.69 -694.33 -689.05 155.06 160.34 -684.15 -690.00 197.07 191.22
2.2 邻位OH与间位OH的差别
槲皮素、儿茶素B环3′或4′位酚羟基与相邻半醌式自由基形成和不形成分子内氢键(图3中Ⅰ,Ⅲ)的ΔHOF值表明,形成氢键确能使半醌式自由基更稳定, 并
.-1
由两种状态的ΔHOF差值可估算出氢键键能在15 kJmol左右. 但另一方面, 即使不形成分子内氢键, 槲皮素、儿茶素B环邻二酚羟基的ΔHOF仍较桑色素B环间
.-1
二酚羟基的ΔHOF低15 kJmol左右. 结合表2键级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稳定作用源于邻二酚羟基自由基共振形成邻苯醌结构, 致使内能降低. 因为当槲皮素、儿茶素形成半醌自由基时相邻酚羟基CO键级在1.15左右, 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而桑色素的相应键级仅为1.07左右, 这也使得前者相邻酚羟基氧的电子自旋密度(0.08左右)显著高于后者的相应数值(0.000 5左右)(表2). 至此初步验证了前述关于邻二酚羟基活性强于间二酚羟基的两种机制的推测. 由ΔHOF值还可知,这两种机制
.-1
对自由基的稳定作用几乎相同, 都在15 kJmol左右. 此外由槲皮素、儿茶素的键级及电子密度分布数值与是否形成氢键关系甚微可推断,这两种机制几乎是相互独立的.
表2 槲皮素、儿茶素和桑色素B环半醌式自由基的键级和电子自旋密度分布
槲皮素 儿茶素 桑色素 去去7′位8′位 H H 去7′位H 去8′位H 去7′位H 去8′位H 成氢不成成氢不成成氢不成成氢不成键 氢键 键 氢键 键 氢键 键 氢键 C3′O7′ 1.700 1.765 1.142 1.142 1.713 1.763 1.136 1.134 C2′O7′ 1.786 1.064 键级 2 9 1 5 2 1 0 0 键级 8 7 C4′O8′ 1.152 1.145 1.740 1.784 1.141 1.141 1.736 1.791 C4′O8′ 1.070 1.776 键级 7 8 6 0 8 5 9 2 键级 8 2 原子编号 1′ 0.029 0.021 0.254 0.265 0.027 0.019 0.263 0.277 6 2 0 7 3 4 9 2 0.267 0.331 9 0 0.023 0.000 5 8 0.143 0.169 4 6 0.001 0.022 1 6 电 0.138 0.155 0.007 0.008 0.157 0.169 0.005 0.005 2′ 子 9 2 2 6 3 9 4 9 自 0.063 0.046 0.250 0.246 0.063 0.046 0.247 0.264 旋 3′ 6 3 2 9 6 0 0 1 密 度 4′ 0.253 0.263 0.047 0.034 0.238 0.248 0.053 0.039 5 2 8 5 8 9 8 6 5′ 0.003 0.003 0.110 0.121 0.002 0.002 0.145 0.146 0.296 0.196 4 6′ 7′ 8′ 5 6 1 8 6 8 8 9 4 0.230 0.251 0.015 0.011 0.253 0.261 0.017 0.012 1 0 9 8 3 1 7 2 0.191 0.176 0.079 0.074 0.179 0.177 0.077 0.076 6 5 0 9 4 1 6 9 0.080 0.076 0.150 0.148 0.075 0.073 0.167 0.155 5 9 7 3 6 6 5 8 0.001 0.000 7 3 0.149 0.000 1 5 0.000 0.142 6 6
[13]
实验发现,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结构类似的桑色素, 原因是前者自由基可借形成分子内氢键得以稳定. 由上述结果可知这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前者自由基可共振形成邻苯醌, 这使其自由基更加稳定. 其他实验也发现邻
[14]
二酚羟基是分子保持强抗氧化活性所必需的,而酚羟基数量的多少并不重要, 这一现象也可由以上两种机制合理解释.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 必须排除C环的影响, 因此又对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图2中D,E,F)的ΔHOF及电子自旋密度做了计算, 结果列于表3. 可以看出与上述槲皮素、儿茶素及桑色素的结果类似, 邻苯二酚活性最高, 间苯二酚活性尚不如苯酚. 注意到它们的ΔHOF值只比黄酮类抗氧化剂B环的相应数值低几个千焦, 可知C环对B环的抗氧化活性影响甚微.
表3 几种酚类化合物的ΔHOF值、键级及电子自旋密度分布
邻苯二酚 苯酚 去7位H 形成氢键 不形成氢键 基态生成热/kJmol 自由基生成热/kJmol ΔHOF/kJmol C1—O7键级 C2—O8键级 C3—O9键级 原子编号 1 电 子 自 旋 密 度 2 3 4 5 6 7 0.035 7 0.060 2 0.225 0 0.275 2 0.003 4 0.004 5 0.336 0 0.251 5 0.003 1 0.025 0 0.226 0 0.130 0 0.170 8 0.169 1 0.043 7 0.279 1 0.004 1 0.270 4 0.017 1 0.144 5 0.159 9 0.030 7 0.188 2 0.211 3 0.089 4 0.001 4 0.185 4 0.345 7 0.001 8 0.000 8 0.231 3 0.240 6 0.001 7 0.168 9 0.055 9 .-1.-1.-1间苯二酚 联苯三酚 去7位H 去8位H 形成氢键 -92.97 64.57 157.54 -277.41 -145.10 132.31 -126.87 150.54 1.803 0 1.147 0 -278.02 -463.21 -114.01 -340.16 164.01 123.05 1.787 4 1.746 0 1.150 1 1.788 9 1.117 3 1.067 3 1.706 5 1.1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