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章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具体内容涉及到环保、能源和文物三部分,各自独立。本章整体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由于知识体现上主要是法条法规的罗列,故内容非常枯燥。 学习方法上重记忆,轻理解。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分值不多,预计2020年的分值在5分左右。 【知识框架】

第一节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

01 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 一、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一)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

昼间 夜间 70dB(A) 55dB(A)

【注意1】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注意2】夜间,是指晚22点至早6点之间的期间。 (二)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须申报的规定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15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该工程项目的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三)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提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2019考题·多选题】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下列情形中,必须公告附近居民的夜间作业有( )。 A.抢修作业 B.抢险作业

C.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 D.因特殊需求必须连续作业的 E.赶工作业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在城市市区噪声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 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

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同时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例题·多选题】某施工单位在某学校教学楼扩建项目施工中,因为工艺上的原因必须连续施工作业,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必须满足以下( )条件,方可进行。 A.取得建设单位同意 B.征得附近居民的同意

C.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证明 D.公告附近居民E.征得城管部门同意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在城市市区噪声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 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

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同时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例题·单选题】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 )必须在工程开工( )日以前向工程在地的相关部门申报相关情况。 A.建设单位,15 B.施工单位,15 C.规划部门,15 D.建设单位,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

机械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在地的相关部门申报相

关情况。

二、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制度 环境影响报告制度 三同时制度 内容 建设单位出具环境影响报告,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中应当有该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行政机构验收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项目的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噪声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验收制度

【例题·单选题】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由( )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A.建设单位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施工单位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提出,由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四、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企事业单位的规定

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例题·单选题】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论证、同时评价、同时投资 B.同时投资、同时施工、同时评价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是指建设项目

需要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02 废气、废水污染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

1.施工单位应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在施工工地公示措施,负责人,管理部门等信息;

2.城市范围内主要道路的施工工地应设置不小于2.5m的封闭围挡,一般道路不小于1.8m的封闭围挡; 3.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照总平面布局码放;在规定区域内使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密闭、降尘、降噪等措施;水泥等粉末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措施。 4.土方作业采取防止扬尘措施,采取定期清扫、洒水、隔离降噪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5.主要道路硬化,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覆盖;土方和建筑垃圾运输采取封闭车辆或覆盖。 6.鼓励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并与主管部门联网。

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和遮盖 【提示】重点是防止扬尘污染。

【例题·单选题】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送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不必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但需保证车辆清洁 B.城市市区主要道路应设置不低于2m的封闭围挡

C.当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重度及以上时,施工现场应增加洒水频次。 D.施工现场出口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装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的防治。选项A错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选项B错误,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选项C错误,当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时,施工现场应增加洒水频次,加强覆盖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参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工作的通知》(建办质(2019) 23号)规定)。

【例题·多选题】某施工单位在土方施工作业过程中,为有效防治扬尘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比较得当的措施包括( )。 A.运送土方的车辆封闭严密 B.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 C.堆放的土方洒水、覆盖 D.建筑垃圾分类堆放 E.地面硬化处理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的防治。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1)施工单位应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在施工工地公示措施,负责人,管理部门等信息;(2)城市范围内主要道路的施工工地应设置不小于2.5m的封闭围挡,一般道路不小于1.8m的封闭围挡;(3)施 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照总平面布局码放;在规定区域内使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现

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密闭、降尘、降噪等措施;水泥等粉末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措施。(4)土方作业采取防止扬尘措施,采取定期清扫、洒水、隔离降噪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5)主要道路硬化,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覆盖;土方和建筑垃圾运输采取封闭车辆或覆盖。(6)鼓励工地安装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并与主管部门联网。

【2019考题·单选题】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超过( )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A.3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6个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

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二)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的防治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规定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二、水污染的防治

(一)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

1.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2.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3.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在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4.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二)建设项目水污染的防治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三)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时间的规定

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方案,采取隔离等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物进入水体,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水污染防治法》未作禁止规定的是( )。 A.向水体排放热水

B.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 C.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物 D.向水体排放和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污染的防治。选项A并未做禁止。

【例题·单选题】某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搅拌场所私设排污口,将废水直接排入水沟,致使村里的十几亩水稻受损严重,有权作出行政罚款的主管部门是( )。 A.该村的村民委员会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水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水污染,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作出行政罚款。

0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一、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一)一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转移废物出省域的,应向移出的地省级环保部门申请,移出地的省级环保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的省级环境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移出。

(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1.……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2.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3.……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4.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

5.相关单位应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环保部门备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论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贮存应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规定 B.产品应采取易回收的包装,有关部门应加强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 图文 

第五章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具体内容涉及到环保、能源和文物三部分,各自独立。本章整体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由于知识体现上主要是法条法规的罗列,故内容非常枯燥。学习方法上重记忆,轻理解。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分值不多,预计2020年的分值在5分左右。【知识框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mu8e8otbl4zk8m0hvkq6k2tg1xu6l00s4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