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
1. 宗教崇拜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远祖崇拜—后
世圣贤崇拜的源头;近祖崇拜—后世宗法文化的先导。 2.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宝:佛、法、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 3. 先秦诸子:儒道法墨阴阳兵农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4. 先秦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西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东汉七经:
五经加上《论语》《孝经》合称七经 唐代十二经:
“明经”科以“三礼”、“三传”合《易》《诗》《书》为九经;合《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宋十三经:
合《孟子》为十三经。 南宋四书五经:
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合《论语》《孟子》为四书;与汉代五经合称。
5. 程颢说:“学也者,使人求之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
程颐说:“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天理,敬而已矣” “格物致知”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理气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
1 / 9
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存天理,灭人欲”。
6. 陆九渊:“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宇宙”
7. 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
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
大题
1、 如何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也”,中国“反向性”文化(中国文化中的
“反”)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1) 道动于!反!,是指!道\从!无\到!有\的生成运动&,!道\从!无\到!有\
的生成运动,就是从无规定到有规定的否定运动&
2) 道动于!反\,是指对立面的!互相依存\与!物极必反\相互依存是!我
\与!他\’!显\与!隐\’!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的暂时平衡&如老子所言:!有无之相物极必反是对待双方的平衡被打破,当一方获得过度发展而导致向另一方的转化&!阴盛阳衰\否极泰来 老子的!反也者,道之动也\就可译为!道所启动的是反向转化\3) 道动于!反\,是指!道\的运动是使万物!回归\于道&回归是从有入无,
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 ① 在第一层次上,!反\的回归义是指死亡\
② !反\的回归义是指!人性自然\的回返因此,在人性回归主题上,反是归潜,是对有死速朽和归因空无的超越,是生存意义上的文明智慧通化&
③ 反\的回归义是指!始卒若环\的大化& !反\的回环式的回归义,就不再是线性的生成’逆反’对反’反转’平衡,!反\不再是逻辑的单行道运作,而是大道圆通,是圆观宏照和化感通变
2 / 9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 美国学者郝大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是由反向性概念奠定的&\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典型体现,秦汉以后的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朴学等同样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精神传承&
然而,人们却大多将这种!反向性\文化简单片面地解释为!复古\’!倒退\’!回返\,从而遮蔽了!反向性\文化的丰富意蕴, 2、 恒、常、庸
① 《庄子》的关键词“庸”和《老子》的概念“恒”“常”,都是指向和描述“道”之特性的重要线索。某种程度上,“恒”“常”是指向“庸”,而“庸”又含藏“恒”“常”。
“恒”“常”“庸”,它们就是对“道”的非限定之限定的强名,就是寓短暂于恒久、寓非常于日常、寓无用于有用、寓变易于不易。
② “恒”“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性,即“恒常的”,如“道可道,非常道”;二是副词,即“经常”“恒常”,“道恒无名”(帛书本三十七章);三是名词义,即“恒常之道”,如“有无之相生也···恒也”。
③ 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日常”“恒常”,二是“有用”“用处”,如谓“庸也者,用也”三是作反问语气词,相当于“哪里”,
庄子“庸”的思想在《齐物论》中首次提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姚志华认为,得、适、通、用、不用和以明(庄子在另一句话中谈到它)共同阐明了一个重要概念:庸。表达一种生存状态的隐蔽和澄明的双重运作,即正/反、损/益相辅相成、无过无不及的智慧的生存哲学。
“庸”即作为此在的人将自己的本真存在寓托在日常生活世界里。而庄子的阐释还更深一层:“庸也者,用也”,即大道的“无所可用”“不可知”“不可说”又寄寓在日常生活的“现世之用”“可知”“可说”中。
“庸”的思想就是寻求非现成标准的本末体用之贯通,“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里的“庸”就不仅是工具论的,也是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起
3 / 9
源与终极的统一,是在自我的否定中不断达到肯定的圆融。
“庸”的思想的提出,是具有突破性的,因为“庸”不仅有“恒常”义,更有“日用”义;既指向“道”的解蔽和聚集以及“物”的绽放和归藏,又指明任何现成的知识都具有双边性,都是有用和无用的合观,“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就是关于生命通于大道的实践论。
④ “恒”“常”“庸”都是老子、庄子式的现象学的“还原”“建构”和“解构”。 道”就是“得其环中”的恒、常、庸,是“人在十字路口面临无限选择的可能”,是“万物”从“道”中涌现,又向“道”聚集。
3、 天籁、物化
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与地籁、人籁相比较,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各物因其自然状态而自己发出的声音,天地间音响中的一种。天籁的发声全凭自己,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最美,胜于地籁及人籁。又天籁构成的乐曲就是“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乐》)。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
因为“天籁”是对“籁”的超越,是对“人”的超越,“天乐”[73]是对“人乐”的超越等),也就是对“物”或“孔窍”的超越,与“物于物”的“物”有所不同,“天籁”则是“物物而不物于物”[75]的,]至于庄子所谓“物忘”、“齐物”[82]等,都可以将其视为对“天籁”这一本质特征的强调。
“物化”,最早出自“庄周梦蝶”的寓言:“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必有分也,此之谓物化。”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不同物象,所以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生死差别、彼我区分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就象没有必要去搞清楚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
“物化”是《庄子》中的一个晦蔽的术语 ,是庄子阐释人的生存和化解各种矛盾
4 / 9
的方式 ,其实质是“道化”境界的过渡。同时 ,物化又具有多种含义 :它是道、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运动方式 ,是人生应当体悟的一种诗化境界更多还原 4、 结合论语材料,理解儒家“孝、仁、礼”的思想 屁屁踢有材料看考宁其他的 孝
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孔子:
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