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12 O-16 Cu-64 Mn-55 K-39 Au-197 1. 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均正确的是 A. 液氯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环境消毒剂 B. 苏打具有碱性,常用于中和人体过多胃酸 C. 铝箔具有还原性,可作为脱氧剂用于药品包装材料 D. 烹鱼时加入料酒发生氧化反应,可去腥提香 【答案】C

【解析】A项,液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消毒剂,但液氯有毒,易造成环境污染,不能用作环境消毒剂,故A错误;B项,中和人体过多胃酸应使用小苏打而不是苏打,因为小苏打酸性弱、腐蚀性小,苏打碱性强、腐蚀性大,故B错误;C项,铝箔以其无毒、高遮光性、阻氧性和防潮性等优点,在药品包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阻氧性”就是指铝箔具有还原性,可作为脱氧剂用于药品包装材料,故C正确;D项,料酒主要成分中含有乙醇、乙酸、小分子酯类、可溶性蛋白质等,鱼体中的腥味物质主要是三甲胺等,能溶解在乙醇中,在加入烹饪料酒时,其腥味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料酒中含有的小分子酯本身具有香味,烹饪过程中乙醇和乙酸可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所以烹鱼时加入料酒可去腥提香,并不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原因,故D错误。 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

B. 区别蛋白质和淀粉可用浓硝酸做颜色反应

C. 石蜡油分解产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甲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A项,异丁烷为CH3CH(CH3)CH3,其二氯代物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2个H原子有:CH3CH(CH3)CHCl2;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2个H原子有:ClCH2CH(CH3)CH2Cl,ClCH2CCl(CH3)CH3,所以共有3种,故A错误;B项,浓硝酸可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显黄色,而淀粉不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可用浓硝酸做颜色反应来区别蛋白质和淀粉,故B正确;C项,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烷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项,甲苯的硝化反应为:甲苯、浓硝酸与浓硫酸共热至55℃~60℃,生成硝基苯和水,所以甲苯的硝化反应需要浓硫酸而不是稀硫酸,故D错误。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2.0gH2O和D2O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数为NA B. 1.0L2.0mol/LNaOH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 C. 3.4gH2O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 NA D.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4 NA 【答案】A

【解析】A项,H2O与D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且一个分子所含质子数均为10个,所以2.0gH218O和D2O的混合物为0.1mol,含有0.1NA个分子,则含有质子数为NA,故A正确;B项,NaOH和水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1.0L2.0mol/LNaOH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应大于2NA,故B错误;C项,3.4gH2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1价O可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2H2O2

2H2O+O2),也可能作氧化剂全部被还原(如2Fe2++H2O2+2H+=2Fe3++2H2O),还

-+

2+

18

18

可以作还原剂被氧化(如2MnO4+5H2O2+6H=2Mn+5O2↑+8H2O),上述三种情况中,只有-1价O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时,3.4g(0.1mol)H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而另外两种情况,3.4g(0.1mol)H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D项,1molCCl4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4NA,而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CCl4物质的量应大于1mol,含有共价键数目肯定大于0.4NA,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该类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几乎是高考必考题。本题的解题要点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计算,该部分

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微粒的构成关系(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化学键等数目)、气体体积换算、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等内容,要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歧化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等。如A项,H218O与D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B项,注意溶剂水中的氧原子;C项,H2O2中的-1价O可能发生歧化反应,也可能都被氧化或都被还原;D项,注意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Y为金属元素,W和Z同主族。Z的核外电子数是W的2倍,W和Z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和Y的质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Y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C. W和X组成的化合物为碱性氧化物

D. 向W、X、Y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后澄清 【答案】C

【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Z同主族,Z的核外电子数是W的2倍,则W为8号O元素,Z为16号S元素,二者质子数之和等于24,X、Y为金属元素,则X、Y为第三周期元素,W和Z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和Y的质子数之和,则X为Na元素、Y为Al元素。

A项,X(Na)、Y(Al)、Z(S)是第三周期元素,W(O)是第二周期元素,所以W(O)的原子半径最小,又因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X(Na)>Y(Al)>Z(S),综上,原子半径:X>Y>Z>W,故A正确;B项,Y为Al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故B正确;C项,W为O元素、X为Na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和Na2O2,其中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项,W、X、Y组成的化合物为NaAlO2,向NaAlO2水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开始生成Al(OH)3沉淀,盐酸过量时Al(OH)3与H生成Al,沉淀溶解,故D正确。 5.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步骤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变A 质 B 验证Mg(OH)2 和Fe(OH)3取2mL 1.0mol/L NaOH 溶液,先滴3 滴1.0mol /L MgCl2溶液,再滴3 滴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几滴KSCN溶液 操作 +

3+

的Ksp大小 1.0mol/L FeCl3溶液 pH 计分别伸入0.1mol/L CH3COONa 溶液和0.1mol/LNa2CO3溶液中,读取C 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强弱 pH 混合前分别用冲洗干净的温度计测量50mL0.50mol/L HCl溶液与50mL D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0.55mol/L NaOH 溶液的温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

6. 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 LiCoO2 + 6C

Li1-xCoO2+LixC6。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1-xCoO2 +xLi++xe-=LiCoO2 B. 该装置工作时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有3 种 C. 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 D. 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答案】D

【解析】A项,该锂离子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6C

-

Li1-xCoO2+LixC6,则充电时,阳极

+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故A错误;B项,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涉及到2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故B错误;C项,充电时,阳极生成Li+,Li+向阴极(C极)移动,如图所示右边为C极,所以充电时锂离子由左向右移动,故C错误;D项,放电时,正极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所以正极质量增加,故D正确。

7. 常温时,若Ca(OH)2和CaWO4(钨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分析不正确的是

=0.58)。下列

+

-

A. a点表示Ca(OH)2与CaWO4均未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8mq6t7j4ae5kaxd91bwp423gj8gje700l3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