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坚持“合理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防止不合理的行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生物灭绝。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合作讨论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五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应该得出什么结论?(提示:生物的形态
结构、生活方式都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学生总结后,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并且及时点拨: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是对风的适应。
2除了课本以外,同学们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提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多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设计意图着重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
护色:北极熊、雷鸟、变色龙、比目鱼等
戒色:黄蜂、有毒毛的蛾类、银环蛇、瓢虫等
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落叶鱼、兰花螳螂等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七、教学板书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
八、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大家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及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意识到了加强环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