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游记》语言艺术札记
作者:蒋静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4期
摘 ; ;要: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除去故事情节饶有机趣之外,语言艺术也是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西游记》用当时的白话写作,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运用俗语、詈语、方言,使小说极具生活气息和戏谑色彩。 关键词: 《西游记》 ; ;语言艺术 ; ;通俗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人物及故事,简洁俏皮、通俗市侩、嬉笑戏谑的语言风格,使作品的语言描写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一、运用口头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西游记》是作者在几百年的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加上奇思妙想而形成的一部文学巨著,包含了中国民间文化和智慧的历史积淀,在语言上必然呈现出鲜明的口语倾向。《西游记》使用大量俗语表现风俗情理、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1)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第1回) (2)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第5回) (3)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第11回) (4)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第12回) (5)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第17回) (6)教训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第17回) (7)宁少路边钱,莫少路边拳。(第7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