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为及其特点 一、行为的涵义 (一) 行为的界定
(1) 传统华生斯金纳 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2) 新行为主义赫尔 托尔曼 内隐性的意识行为 (3) 认知论 心理表征的过程
(4) 广义 内在 外显 意识 潜意识
有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有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 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1、 生理成熟与衰退
2、 偶发事件(疲劳,疾病,药物,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3、 学习
二、1行为问题的产生 (一) 适应与发展
个体通过不断的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 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三、行为的分类
正常行为: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不正常行为 四、行为的特点
1、 行为包括人们的所说和所做 2、 行为具有可塑性
3、 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 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 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 行为可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 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 行为是可以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第二节 行为改变技术及其特点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产生背景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的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和方法。
三、行为改变技术与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的辨析 四、行为改变技术的特点
(一) 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二) 积极应用实验心理学的原理 (三) 注重客观系统的行为处理方法
(四) 强调分析当前的环境事件并重组个体的环境 (五) 解决个体问题、增进个体社会适应为终极目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 (一) 应用在家庭教养上 1、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 4、 改变儿童某些不良行为 (二) 应用在学校的教育上 1、 课堂行为 2、 学业行为 3、 亲社会行为 4、 不良行为
(三) 应用在其他领域 1、 发育障碍 2、 心理卫生 3、 功能康复 4、 医疗保健
5、 公益事业社区管理 6、 机构人事管理
第四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和操作原则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操作原则 (一) 塑造良好行为
(二) 增进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 (三) 消弱或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原则
(一) 重视控制外部情境与改变行为后果 (二) 强调内因与外因的结合 (三) 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 尊重个人权益和伦理要求 第二章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及应答性条件反射实验 二、应答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原理
在给予行为者条件刺激后,立即给予无条件刺激,即强化行为者出现期望行为。经过多次以后,即使不给予强化,也会出现期望行为。 基本定律: (1) 消退 (2) 泛化 (3) 分化
三、应答性条件反射学说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应用 一、华生——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二、琼斯——反制约情绪反应实验 三、赫尔——驱力消减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沃尔普——临床实验 五、艾森克——行为治疗 第二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斯金纳及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典型实验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
一个反应出现后,紧接着特定形式的刺激,结果依赖于刺激的强化或惩罚而变化。如果是强化,择反应趋向于再次发生;如果是惩罚,则反应不在发生。 三、应答性条件发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的比较 相同:
(1) 都属于联结学习论的范畴,试图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系,都关注二者的结合。 (2) 形成规律一致的,都需要强化作用的支持,都建立在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基础
之上。
(3) 目的都是要引起行为的变化。
(4) 这两种反射是活动的不同环节,连续,不可分割的。 不同点:
(1) 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同
(2) 强化的方式不同 反应刺激先后 (3) 反应的方式不同 被动 主动
四、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应用发展 (一) 富勒——临床应用
(二) 林斯利与阿兹林——合作行为实验 (三) 毕吉武与贝尔——儿童发展研究 第三节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 代表:艾里斯和贝尔
影响患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过程的障碍,主张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来达到行为改变目的。同时关注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 一、产生背景 二、基本观点
调整和重建不合理、不健全的认知信念和思维模式 三、应用
(一) 沃尔普——想象制约法 (二) 何梅——想象操作控制法 (三) 柯替拉——想象敏感法 (四) 艾里斯——理情疗法 (五) 贝克——认知疗法
(六) 梅晨保——自我指导训练法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强调环境的作用
行为 认知 环境 三者交互作用
个体是行为改变的主宰者,具有行为改变的自我导向的潜在能力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典型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保持——重现——动机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