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实施方案
2024年4月19日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时庄街道教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期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将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让中小学生(在园幼儿)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街道教委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结合曲阜圣城文化和时庄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曲阜素有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东方圣城的美誉。曲阜文化历史渊源流长,从始祖文化、夏商周文化,鲁国文化到儒家文化一脉相承,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贯穿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民礼仪教育
2
2024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后备建设力量的需要;是关系国家未来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教育内容,传统文化的教育实施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曲阜传统文化,繁荣曲阜经济,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结合“重亲情、尚礼仪、重道德”规范为特征的儒家文化学说,创办时庄教育传统文化特色,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合格接班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2、坚持育人的工作导向。根据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年龄特点,以浅显的事例生动的形式,以正面事例和正面说明为主进行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
3
2024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审美风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情操。 3、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示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教育相协调。
4、坚持心理保护原则。教育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保护其身心健康。整合教材,整合活动,整合教师资源。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古今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5、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借助曲阜儒家文化发祥地优势,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统社区、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渗透、实践和感悟,形成国学经典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强势合力。
四.总体目标
幼儿教育周期为三年,到 ,系统归纳学前教育传统文化实施标准和教育目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内容递进化、特色化、系统化,取得一定成果。
小学教育周期六年,到2024年,学生掌握中华传统礼仪文
4
2024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化,诗词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精华,了解曲阜儒家文化在世界影响,经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特色,并取得一定成果。
初中周期为三年,到 ,探索出初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育人框架,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主体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教育创新和探索取得一定成果。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教育内容主要落实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意见》,并参照曲阜文化、时庄教育实际和学生接受能力构建教学框架,各学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齐鲁书社组织编写的《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本实施教学,积极拓展教育内容,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产生最大效益。
(一)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1、学前教育阶段
小班:初步接触孝敬长辈的道理,熟知“融四岁,能让梨”等
5
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