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216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选取年龄、性别、民族、病程、肿瘤长度、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手术方式9个临床特征因素,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率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人有淋巴结转移90例,转移率为41.67%;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590个,阳性淋巴结362个,转移度13.98%。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程、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对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见表4) 4 讨论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食管癌发生在华人之中(who,2000),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10%。食管癌具有局部浸润、累及淋巴结及由血源性播散引起的广泛转移的生物学行为,转移淋巴结数目是最重要的预后因子[3]。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颈、胸、上腹区域广泛转移和跳跃转移等特点,还具就近转移和特殊区域高发生率特点。右气管旁三角区、上纵隔(包括双侧的喉返神经旁)及上腹区的胃左动脉旁、贲门旁和胃小弯这些区域是淋巴组织的汇合区,淋巴组织丰富,好发淋巴结转移。双侧
的喉返神经旁是这些特殊区中最为重要的区域[4],这可能与神经伴行的脉管引流有关。
4.1 性别、年龄、民族和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21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但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50~60岁所占比重最高,但各年龄段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民族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中段食管癌所占比重最高,胸上段食管癌总的转移率36%(9/25),胸中段食管癌总转移率为42%(58/139),胸下段食管癌总转移率为44%(23/52),各段食管癌的转移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4.2 病程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病程与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本研究单因素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淋巴结的转移率随之增加,将病程作为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因子,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二值logistic分析,所得回归系数均较小(0.212),且p值大于0.05,说明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4.3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肿瘤的浸润深度是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肿瘤一旦突破粘膜层,淋巴结转移率就明显上升。肿瘤侵犯到食管粘膜下层(t1),区域淋巴结转移度就会明显增加,肿瘤侵犯愈深,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的机会愈多,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度也愈高。本组216例患者,肿瘤侵犯食管壁的深度不同,各不同浸润深度病例组转移频度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浸润深度的回归系数为
2.160,or值为8.671,说明浸润深度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4.4 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关于肿瘤长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是争论的焦点。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新的分期以肿瘤浸润深度为分期的重要指标,并没有考虑肿瘤的长度。本研究显示,随着肿瘤长度的增加,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长度的回归系数为1.393,or值为4.026,说明肿瘤长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长度是影响食管癌转移重要因素,当肿瘤长度>7cm以后,淋巴结转移率大大增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4.5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相关,随着细胞分化程度降低,淋巴转移度增加。食管癌肿瘤分化程度对食管癌淋巴转移是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分化程度越高,淋巴转移越低。本研究所得数据证实肿瘤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随着分化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分化程度的回归系数为1.489,or值为4.434,说明分化程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4.6手术方式对淋巴结清扫和转移率的影响:本研究中21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采用颈胸腹三切口吻合、ivor-lewis术弓上吻合和左胸腹二切口弓下吻合三种手术方式,三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8%、40%、42%,经统计学检验各手术方式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