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灯基础观念:光圈、距离与GN值的关系
一、闪灯基础观念:光圈、距离与GN值的关系
1.GN值=光圈×距离
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光圈设为F4,此时有效闪灯距离为5米。当闪灯GN 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之下),与被摄物体距离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2.在光圈不变及闪灯出光量不变之下,快门的速度并不影响闪灯补光,但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多寡。
闪灯的闪光输出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比快门最高同步的速度快太多了。我们假设闪灯的闪光输出在1-1000秒内完成,当快门速度为1/30秒时闪灯曝光量的吸收时间仅为1/1000秒,改为1/60秒时闪灯曝光量的吸收时间依然为1/1000秒。
其中快门速度不同的差异,我们可以想成是两张不同图片的叠加(或者说是多重曝光),当快门为1/30秒时,相机的曝光为1/30秒环境光,再加上1/1000秒的闪光;快门为1/60秒时,相机曝光为1/60秒的环境光,再加上1/1000秒的闪光,所以快门为1/30秒时,虽然在闪光部分的曝光量是一致的,环境光的曝光量但不同效果也不同,因此针对快门速度的调整,对于室内摄影大场景的拍摄就可以得到快门变化产成的不同效果。
3.当闪灯GN值不够使用时,可以利用不同感光度的底片来达到增大GN值的效果。
当底片为100度时GN值为24,改为200度底片时,GN值为36,改为400度底片时,GN值为48,以此类推。因此,当GN值不够大,或光圈不够大时,可以利用底片来解决此问题。二、闪灯模式
1.M模式,在此模式之下,每一次的拍摄都需要依当时情况,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通常此模式之下,闪灯为全输出,除非闪灯具有1/4或1/2等输出模式选择。
优点:完全依照摄影者的设定输出光量。
缺点:需每次作计算及调整,可能缓不济急。
2.Auto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
优点:改良M模式需每次调整曝光的缺点。
缺点:依然需要作光圈对应的调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缺点,了解过后会发现其实A模式也是很好用的,在某些情况之下,能做曝光补偿的动作,反而比具有TTL测光但是没有曝光补偿的闪灯更好。)
3.TTL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优点:测光准确,方便好用。
缺点:不具有曝光补偿的闪灯,在需要加减光的情况下,就挂了。如果想要加光,就算开大光圈,但是反射回来的光量如果TTL觉得够了,就会减少输出,反之,如果想要减光而缩小光圈,但是反射回来的光量如果TTL觉得太暗了,还是会加大输出,所以曝光量闪灯输出大小不随光圈改变而有所变化,因此就没法度了。
三、闪灯加光或减光
1.M模式:以下所有的闪灯应用在M模式下,所以大部份以AUTO及TTL模式适用。
2.AUTO模式:要加光则开大光圈,要减光则缩小光圈。
3.TTL模式:具有曝光补偿的闪灯可以直接调整,要加光则加一格(+1EV)减光则减一格(-1EV)。
4.有预闪的灯,可以测试输出足不足够(AUTO模式)。
由于闪灯发出的光照越远时光线越弱,所以当被摄物体有前后之分的时候,前面的补到的光比较多,后面的补到的光比较少,会形成前面的白,中间的灰,后面的黑的情况,因此要适度的作加减光的动作。至于要如何判断,只能是靠经验。当被摄物体周遭环境具有会反光的物体时(金属、玻璃、镜子等等),当闪灯补光时会产生反光亮点,此时需要减光来减少反光亮点的亮度,或是采取斜角度拍摄,让灯光折射不造成反光。(AUTO及TTL模式适用)四、跳灯
简言之,就是把闪光灯打到四周的墙壁或反光物上,再把光线弹跳回主体物。这样的光线经过漫射的效果,比起直打光线自然得多。
1.跳灯可以改变光的软硬(照射面积)及方向,可改善被摄物体有前后之分时,前白中灰后黑的情况,因为,灯光经由跳灯再折射后,补到前中后的灯光就比直接平打较平均了。
2.跳灯时须注意反射物体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反色物体会造成不同颜色的效果。
3.避免利用镜子或玻璃作跳灯。
4.用人作跳灯的反射物体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