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专题1 古
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2.[宗法制]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这说明战国时期( ) A.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B.各国君主仍然维护分封制度
C.传统的宗法影响依然存在 D.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
3.[礼乐制度]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
A.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维
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C.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 D.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
4.[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5.[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6.[郡县制的推行]“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材料意在说明( )
A.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 C.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7.[郡国并行制]《汉书·诸侯王表》载:“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汉文帝)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这表明汉初分封诸侯( ) A.招致了外戚专权政治局面形成 B.导致诸侯势力不断膨胀引发七国之乱 C.开创了汉初“文景之治”的辉煌 D.成为推动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8.[推恩令]西汉末年,出现“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抵御)国难”的局面,王莽篡
位才得以成功。这表明王莽篡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
A.推恩令的推行 B.七国之乱的发生
C.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9.[刺史制度]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皇帝 汉武帝 汉昭帝、宣帝 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汉平帝 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据此可知( )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10.[察举制]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一制度( )
A.导致儒学独尊局面 B.说明察举制名存实亡 C.利于世家大族掌权 D.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11.[九品中正制]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19%—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