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
1.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做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金箔中的原子核与α粒子都带正电,α粒子接近原子核过程中受到斥力而不是引力作用,A、D错误;由原子核对α粒子的斥力作用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曲线轨迹的凹侧应指向α粒子所受力的方向,B错误,C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
B.铀元素的半衰期为T,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
C.轻核聚变的过程质量增大,重核裂变的过程有质量亏损
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裂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
吸收能量 答案 A
解析 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故A正确;半衰期与温度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B错误;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有质量亏损,向外辐射能量,故C错误;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裂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D错误.
3.(2018·山西省晋城市第一次模拟)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235891
B.铀235裂变方程为92U→14456Ba+36Kr+20n
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把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会变慢 答案 C
解析 原子核的β衰变过程是中子转变为质子而释放出电子的过程,核外电子没有参与该反应,选项A错误;铀235必须吸收慢中子后才能发生裂变,选项B错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难分离,原子核越稳定,选项C正确;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其物理、化学状态无关,选项D错误.
4.(2018·安徽省宣城市第二次调研)如图1所示的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
答案 C
解析 题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题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裂变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B错误;题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C正确;题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一定结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故D错误.
5.(2018·重庆市上学期期末抽测)关于近代物理发展的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就可以发生 B.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会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C.环境温度越高,原子核衰变的速度越快 D.任何核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B
解析 发生光电效应和入射光的强度没有关系,只要大于等于金属极限频率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的相关理论,电子轨道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而在“跃迁”过程中要遵循hν=Em-En,故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衰变和元素本身有关,和温度无关,故C错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表明核反应中存在
质量亏损,故D错误.
6.(2018·山东省烟台市上学期期末)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 B.电子的发现 C.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D.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答案 A
7.(2018·山东省泰安市上学期期末)关于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只能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
210C.210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83Bi经过10天后的质量为50克
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的电子 答案 A
解析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A正确;由玻尔理论知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最多只能放出三种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设
第十二章 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