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Zn-65,H-1,Al-27,Cu-64,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是(D) A.镁 B.铝 C.铁 D.铜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与其性质不存在决定关系的是(A)

A.电线——延展性 B.刀具——硬度大 C.铜镜——金属光泽 D.炊具——导热性 3.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C)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4.自2011年我省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在铜、铅、锌、金、铁、铌、钽等金属方面取得找矿新成果。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C.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5.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6.右图是炼铁的模拟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高温

A.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 B.该反应中氧化铁显氧化性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需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D.待氧化铁反应完毕之后,先熄灭尾部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7.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C)

A.丙烷燃烧:C3H8+5O2=====3CO2+4H2O B.铝的冶炼:2Al2O3=====4Al+3O2↑

C.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D.Cl的检验:AgNO3+NaCl===NaNO3+AgCl↓

8.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B)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铜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0.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B)

实验步骤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实验现象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现象 电解

点燃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1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完全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B)

A.铝没有剩余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12.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提示: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D) A.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 B.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

13.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两份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D)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块5.6 g不纯的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了0.2 g气体,则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D)

A.铝和锌 B.镁和锌 C.镁和铜 D.锌和铜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

二、填空题(共30分)

16.(8分)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铁可以拉制成铁丝是因为它具有延展性。 (2)铁锅可用来炒菜是因为铁是热的导体。

(3)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发生振荡时产生静电,容易产生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具有导电的性质。

(4)在地壳中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原因是铁的化学性质活泼。

17.(8分)现代交通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全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既健身又环保。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是密度小,硬度大;

(2)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使链条与氧气、水隔绝; (3)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罐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地为车胎充气,同时还能修补被扎坏的车胎。其充气的原理可认为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H2O,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5价;0价。

18.(6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铁、铜、银。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_Cu_+_Fe(NO3)2。

19.(8分)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组成元素相同,E是最轻的气体。根据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G的化学式:CFe,_GH2CO3。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CO+Fe2O3=====2Fe+3CO2_;②2H2+O2=====2H2O。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0.(8分)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现象 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 Al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率快 X 产生气泡速率慢 产生气泡速率慢 Cu 无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 高温

点燃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X>Cu。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

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2、X2(用离子符号表示)。

21.(8分)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1 2 3 4 操作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甲组现象 m1 能被吸引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有红色物质生成 乙组现象 m2 能被吸引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4.64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和可燃性(写出还原性即可)(填写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共9分)

22.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将一块质量为5.8 g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8 g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 g,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2 g

56x= x=5.6 g 20.2 g

5.8g-5.6 g

该铁合金中含碳量为×100%≈3.4%

5.8 g答:该铁合金是生铁。

第九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u-64,O-16,H-1,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 D.浓盐酸

2.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C)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4.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④加入该固体溶质;⑤增大压强。其中正确的方法有(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 5.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D)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 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6.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温度/ ℃ 溶解度 NaCl 20 40 60 KCl 36.0 36.6 37.3 NH4Cl 34.0 40.0 45.5 KNO3 37.2 45.8 55.2 31.6 63.9 110 A.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B.4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4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60 ℃时降温到 20 ℃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C)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B)

X Y ① 双氧水 二氧化锰 ② 水 氯化钠 ③ 水 氢氧化钠 ④ 水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C)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 gCuSO4·5H2O溶于95 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含期中期末试题第八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Zn-65,H-1,Al-27,Cu-64,O-16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是(D)A.镁B.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lpav192tk565jb3urou8mpoj7ocb000zq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