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途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途径

作者:廖燕萍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8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从师德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角色转变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诸多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途径有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促进、教育科研、校本教研等,必须建立和完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保障。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教师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科教兴国、 教育优先发展” 战略的重大改革 , 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新课改从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社会需要出发 , 针对小学教学的现状 , 吸收当今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语言教育理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从教学的目标、内容、理念、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具体地说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 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 , 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教育一体化 , 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的在职教育 , 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的在职教育 ,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 ,更应放在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上 , 使之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以往的教师在职教育活动过分强调知识更新、弥补不足 和反馈成就 , 把教师看成是不合格的专业人员 ,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 消极和补救 的性质。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发展 , 要把注意力转入个人长处和自我的知识更新上 , 转入帮助教师增强专业决策和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 帮助教师拓宽从事专业活 动的范围。教师应当了解获取新知识技能、更新思想观念的途径 ,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识记策略 , 具备资料的收集归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促进

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 的“技术因素” , 教师是课程改革中 “人的因素” ,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 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新课程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教师的教学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促进学生全面、 主动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也得到了专业的锻炼与成长。 广大教师在应对新课程实施的严峻挑战中,进一步更新 了教育观念,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 转变了教育行为。其次,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广大教师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就不可能有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与成功。目前 , 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的课程研究与开发、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面的专业自信和能力,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 价值观和提升专业能力,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3加强教育科研

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 ,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 , 不仅对教师提出了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研究者的要求 , 而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和最佳的研究位置 , 促使教师成为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研究者。 教师成为研究者 , 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一个旁观者 , 不再等待别的专家、学者去研究与制定一套改革的方案与方法 , 而是教师自己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 , 而且可以形成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 , 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素质,由“教书匠” 转变为“研究者”,这是因为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不是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 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可遵循的模式,改革实践中遇到种种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师要紧紧围绕“学 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教科研”主流程,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 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通过集体备课、 相互听课、 集体研讨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使每位教师在过程中学习和进步。对于时间和精力充裕的教师,可以搞专题研究,由教师本人或若干教师组成集体,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侧重探求某一教育或教学规律的研究。总之,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有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教科研能力。

4加强教学反思,完善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夯实业务素质、积累教研素材、形 成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化成长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系统性的一步到位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必须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建构知识的参与者、 研究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通过对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才能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不断丰富自我素养,使有效经验得到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得到不断提升。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专业素 质的提升,是建立在自我反思、 自我改进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提炼、 积累、升华,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日趋完善。总而言之,走“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之路是教师专业发 展的重要途径。 校本教研, 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下面就校本教研谈一些实践性感悟: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 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 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 二是倡导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助。 教师在教学研究时, 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相互指导,集体备课,可有7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一些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 方面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进。对此,学校将问题分类,结合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一同来“会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 而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三是专业支持。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训练在教师专 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教师教育机构要保持多年来在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方面形成的传统优势,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当前教师教育和基础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科研成果推进 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

[2] 耿淑梅.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J].山东教育学院学 报 ,2002(3). [3] 吴晓蓉.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问题[J].教育探索,2002(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途径作者:廖燕萍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8期摘要新课程改革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从师德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角色转变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诸多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lndq1dk0j8jj329nz0t2wkqq4mjdl00m4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