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和大暑的气温谁最高
【篇一:大暑】
大暑节气养生吃淮山 清热去湿正合宜
7月23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炎热的大暑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腹泻等疾病所困扰。而大暑养生也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专业人士提醒市民,大暑时节的养生保健关键要除湿,最好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药(又名淮山)等食物。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大暑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这时大家可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淮山营养分析:
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以及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等,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不论二、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淮山养生食谱: 一、冰糖山药
原料:山药0.75公斤、冰糖3/4碗、清水5-6碗
制法:将皮削去并切成方块,加进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滚,再改小火煮烂(约40分钟)即可供食。
特点:山药软嫩香甜,并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之功效。
二、枣泥山药糕
原料:干红枣300g、砂糖120g、山药500g、玉米淀粉。 制法:
1、红枣用开水泡软洗净去核。山药洗净去皮切段,把去核红枣和去皮山药放锅内蒸1小时。2、蒸好的红枣趁热撒上砂糖用勺子压碎拌匀。压碎的枣过筛成枣泥。
3、蒸好的山药用勺子压碎,再放入搅拌机内打成泥。玉米淀粉放微波炉高火2分钟。4、山药泥团成团,用干淀粉沾上表面,压成饼,放入枣泥。入月饼模子压出花型即可。 四、养颜淮山莲子猪尾汤
原料:猪尾200g、莲子40g、淮山20g、红枣15g 调料:姜3g、盐适量
【篇二:2014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4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意味着天气炎热了,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喜欢三伏天,那2014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4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4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4初伏时间:2014.7.18庚寅 2014中伏时间:2014.7.28庚子 2014末伏时间:2014.8.17庚申
2014年三伏天一共持续30天,从14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入伏”。伏是隐藏的意思,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古代创立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
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
【篇三: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
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
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
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答案】b 【解析】
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
(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2)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第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
(1)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2)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清明反映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故本题选b。
2.下列属于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是( )。 a、立夏 b、夏至 c、小暑 d、大暑 【答案】d 【解析】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故本题选d。
3.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 a.立春一谷雨一惊蛰一清明 b.立夏一小满一夏至一小暑 c.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寒露 d.立冬一大雪一冬至一大寒 【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二部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得知,二十四节气的排序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暑和大暑的气温谁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