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 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 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 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三)、电压测量:
家庭电压 220V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V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 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 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 3V—15V 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 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 测电压大于 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符号 A 连接 串联 不能 0.6A 3A 0.2A 1A 0.02A 0.1A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电压表 V 并联 能 3V 15V 1V 5V 0.1V 0.5V 很大 相当于开路 直接连接电源 异 量 程 每大格 每小格 内阻 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 最大测量值。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 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11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 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 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 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A,这段导体 的电阻是 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 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 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 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 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 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 R=ρL/S,其中 ρ 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 银 <ρ 铜 <ρ 铝 ,ρ 锰<ρ 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
铜
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 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 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Ω 或
12
。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变阻范围为 0-50Ω。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
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 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 0-9999.9Ω 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 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 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
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 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 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理物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 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 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
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③ 同一导体(即 R 不变),则 I 与 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 U 不变),则 I 与 R 成反比。
④ L R=ρ S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
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 U/I 给出,即 R 与 U、I 的比值有关, 但 R 与外加电压 U 和通过电流 I 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13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 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A Rx R V ′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电压表
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 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 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 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 Rx 电流。 根据 Rx=U/I 电阻偏小。
U R1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 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R2
I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1 =I2 =I3 =……In I=I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1+ +……Un U 2+ U3U=U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1+ +……Rn R 2+ R3R=R
理解:把 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长度。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 R0 串联,则总电阻 R=nR 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1 +I2 +I3 +……In I=I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1= =……Un U 2= U3U=U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