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1.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其首都________位于巴西中部的________高原上,该城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____________。
2.巴西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还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________。
3.巴西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它位于( )
A.巴西东海岸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德干高原
4.某探险者想去美洲享受“地球之肺”的清新,体验原始热带雨林的乐趣。你认为下列地区最合适的是( )
A.安第斯山脉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落基山脉
5.关于巴西利亚的半球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6.下列关于巴西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利亚历来就是巴西的首都
B.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喷气式飞机 C.三权广场位于机身
D.当我国正值隆冬季节时,巴西利亚正值旱季
7.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气候四季如春的原因是( ) A.高原地形的影响 B.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 C.森林茂密,绿树成荫 D.周围草原广阔,利于散热
8.下列有关1960年巴西迁都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增长 B.分散大城市职能 C.控制人口增长
D.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
9.里约热内卢遭遇的“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高度集中 ②住宅紧张 ③交通拥挤 ④环境恶化 ⑤资源短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下列关于巴西利亚城市风貌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规范完整 ②建筑独特 ③古色古香 ④环境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由于赤道横穿巴西北部,南回归线横穿巴西南部,因此,巴西大部分地处( ) A.高纬度 B.中纬度
1
C.低纬度 D.中、低纬度
12.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机身前部是( ) A.文化区和娱乐休闲区 B.政府部门办公区 C.火车站和小工厂
D.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所在地
13.巴西利亚设计师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这个人工湖泊在夏季的作用是( )
A.防止洪涝灾害 B.补充城市水源 C.调节空气湿度 D.灌溉高原农业
14.巴西利亚堪称人类城市规划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巴西人民聪明才智的象征,体现了巴西人民对未来的憧憬。你认为迁都巴西利亚给巴西人民带来的好处有( )
①促进了内地的发展 ②贯通了南部和北部 ③把繁荣带到了西北部 ④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从城市职能看,下列哪个城市与巴西利亚相似( ) A.华盛顿 B.蔚山 C.班加罗尔 D.香港
16.读某国略图,回答问题。
(1)图示国家为__________,该国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
(2)图中A点位于________(地形区)上,B点附近地区是________气候。
(3)图中C是__________洋,D是该国与邻国合建的、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水电站________水电站。
(4)图中E城市是该国首都________,F城是该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 (5)该国绝大部分国土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________(五带)面积大。
17.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和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1)按半球划分,巴西位于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洲。
2
(2)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巴西人民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3)请你根据材料,说说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理由。
参考答案
1.巴西 巴西利亚 巴西 喷气式飞机 2.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 3.C 4.B 5.D 6.B 7.A 8.C 9.D 10.B 11.C 12.B 13.A 14.A 15.A 16.(1)巴西 亚马孙河 (2)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3)大西 伊泰普 (4)巴西利亚 圣保罗 (5)赤道 南回归线 热带 17.(1)南半球 西半球 南美 (2)里约热内卢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使之染上了严重的“城市病”,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迁都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加强对广大内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 (3)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