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学第五章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课程参考答案 7.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8.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1.A 2.C 3.C 4.B 5.C 6.A 7.C 8.B 9.C 10.B 11.B 12.C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D 20.B 21.D 22.A 23.C 24.B 25.C 26.A 27.D 28.B 29.C 30.B 31.A 32.D 33.A 34.A 35.A 36.D 37.B 38. B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DE 3.ABD 4.ACD 5.ABCE 6.ABCD 7.ABCDE 8.ABE 9.ABCDE 10.ABCD 11.AB 12.AC 13.ABC 14.ABCD 15.ABCD 16.ABCDE 17.ABCD 18.ABC 19.ABCD 20.CDE 三、填空题

1.博比特 2.发展性评价 3.教材 4.布拉梅尔德 5.组织方式 6.儿童 7.学校 8.学习领域 模块 9.直线型课程 螺旋式课程 10.课程目标 11.背景评价 12.课程评价 13.消费者 开发者 14.课程 15.教科书 16. 行为取向性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 四、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名词解释

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 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的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3.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4.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5.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活动等。

6.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即以学生的主题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2)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4)教师的培训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2.(1)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是具体的;课程目标旨在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具体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

(2)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但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因此,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

(3)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制定关系到某一科类或某一学科的全局,而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它主要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作用。

(4)从教育目的到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再到教学目标,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而下一层次的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 3.(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4.(1)目标导向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统整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适宜性原则

5.(1)优点: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求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局限性: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6.(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试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7.(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8.(1)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4)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9.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

10.(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査学生活动 (3)开发实施条件 (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建立资源数据库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在国家层面,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 (3)在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2

(4)在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2.(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①合理性(相对优越性) ②和谐性 ③明确性 ④简约性 ⑤ 可传播性⑥可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拟定,可以增强其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②教师的态度。采取封闭态度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关注,不愿意投入,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的实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开放式态度的教师关注改革的进程,乐意接受新课程、新方法,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

③教师的能力。课程实施效果的差异除了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态度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

④交流与合作。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也可能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这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3)学校的特点

①学校领导和执行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②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

③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这包括学校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4)校外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

①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计划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②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无形动力。

3.(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2)“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4.(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材料中的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此教师持有“静态的课程观”。虽然说这种课程观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一味只从教材出发,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易于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各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及时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的课堂。新课程认为,教师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2.(1)李老师的做法能在短时间内把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继承人类经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索所获取的经验和科学知识;但去不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是向学生单向的‘培养’过程”,他更多关注的是学科而不是人,这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违背的。张老师的做法能够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丰富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学生难以掌握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的体系。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带来教育价值,如果只为活动而活动,会极大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师生互动层面,李老师完全没有体现这一点,而张老师则重点突出了这一点,二者的做法均有欠缺。并且,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是完全相反的,二者应相互结合、互取所长。

(2)新课程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两位老师的做法均未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要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3.(1)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以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原则、均衡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2)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行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与作用:①完善课程体系;②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④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⑤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3)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满足了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教育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课程参考答案7.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8.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1.A2.C3.C4.B5.C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libg01eqa4mn0g1mmp04oweh0q68m00om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