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
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 宗法制
D.礼乐制度
C.郡县制
2.假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在西周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大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3.《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5.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朱元璋
8.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
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9.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
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
高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
地
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
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1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
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1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14.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
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
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B.等待朝廷察举 D.投作官吏幕僚
16.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17.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18.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
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
19.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
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下列四幅是关于中国古代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答题卡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