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学语文文本阐释的过度化现象
作者:王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2024年第04期
内容摘要:对文本能够进行有效阐释,是上好语文课、提高师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解读、多元理论解读的推广,开始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得到解放,对教材的把握不再围绕着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注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也正是教学思想得到解放,文本阐释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出现了对语文“人文性”、对文本细节、对文章主题、对文本留白处等方面的过度阐释。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文本 过度阐释
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不是随心所欲的阅读。师生在阐释文本时,要注意文本阐释的底线问题,强制阐释、过度阐释只会让语文课越教越乱。钱梦龙指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那种忽略文本的暗示或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的解读,对阅读教学的损害不亚于标准答案。”[1]也就是说,师生在对语文文本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文本,那些不遵循文本的阐释,必将使语文教学适得其反。 一.对语文“人文性”的过度阐释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是教育研究者的争论点,2011年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这也基本能确定的是,语文不但要使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熏陶。崔峦指出:“语文课程贵在工具与人文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和人文的统一。”[3]许多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过分重视语文人文性的特征,造成了语文人文性过度阐释的现象。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重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侧重于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和内心体验,但这些不是空谈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借助文本,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来培养学生。有些教师为求创新,人文性被无限放大,教师对教材的人文因素做了不合时宜的挖掘,文本学习仓促肤浅,教材也被完全异化为一种摆设,而且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则全然缺席。新课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的培养,并非否定“工具性”本身,如果因为前些年把语文教成纯汉语知识课破坏了人文性,现在反过来以人文性代替工具性,同样是不可取的,正如钱梦龙指出,一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堂,应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和品位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构建文本的意义,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4]无论教师只哪侧重一方面,都是失败的文本解读,都只会使语文“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5]。 二.对文本细节的过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