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径流减少,大陆桥显现。注意要结合水循环环节进行描述。第(4)题,连续进化说明环境稳定;体型变小可能与食物、生存空间变化有关。注意比较原生存环境与该岛的差异,来分析食物、生存空间变化。
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水分、热量充沛,植被生长普遍快、繁茂,高大稠密。 (2)气温高,有机物氧化分解快;雨水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土壤养分大量流失;植物生长快,有机质大多储存在生物体内;该岛缺乏活火山,矿物质难以补给。(任答三点)
(3)冰期时,全球气温低;(海洋水汽到达陆地,)降水以固态形式储存于大陆(多转换为大陆冰盖);流回海洋的地表径流减少;海洋水体减少,海平面下降,大陆桥显现。
(4)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南部,地质条件稳定,气候变化小,生物进化连续。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陆桥消失,生存空间减小;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大型动物食物相对不足。(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3.(2019·湖北名校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在我国川西、滇西北、藏东南以及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分布。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大量矿物质丰富的原生石头(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为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示意图。
注:郁闭植被一般指乔木、灌木等对地面能形成遮蔽的原生态植被。 (1)结合材料推断“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6分)
(2)结合材料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分布纬度较低的原因。(6分) (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6分) (4)图中“红石滩”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可从气温、自然地理环境、原石表层特征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
地形、气温等方面分析。第(3)题,图示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原因可从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温度、湿度、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自然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岩石表层。
(2)分布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复杂多样;纬度较低,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
(3)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西侧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4)相比较高的流石滩,红石滩海拔较低,温度适宜;多河谷,水汽湿度大;地质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人为破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