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
程秀芳,王腾飞,李文玉
【摘 要】随着脑卒中患者的增多,由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肢偏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由于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所以出现了新的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设计了一款能满足患者肘关节屈、伸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的机械机构。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8)001 【总页数】5
【关键词】机构;康复训练;安全限位;运动空间
引言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尽管脑外科手术技术在不断进步,患者的死亡率在逐渐降低,但是由脑中风造成的偏瘫患者逐年增多,且多数偏瘫患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医师和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训练,这种方法效率低,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而且不同医师的治疗水平不同,很难保证每个患者都能得到高效的康复训练。康复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引入到康复医学领域的产物,与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相比,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使医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不仅减弱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而且随着人机接口研究的深入,医师还可以根据接口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康复方案的改进,更有助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所以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康复机器人比较庞大,患者只能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针对这些问题,该项研究设计了可以穿戴在患者身上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帮助患者实现肘关节屈伸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患者既可在医院又可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
1 机构总体设计方案
1.1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要求
由于设计的康复机构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肢体,所以首先应满足安全性的条件,防止因为康复训练给患肢带来二次伤害。设计的康复机构要求能适应不同患者肢体的长度,所以设计的康复机构要设有调节件。患者在不同的康复阶段,其运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设计的康复机构要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使用。由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丧失,所以必须考虑增加支撑患者肢体的结构。为了便于康复机构的推广,设计的机构尽量满足经济性要求。还要保证机器人的运动空间和人体上肢的运动空间相一致。 1.2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构想
要保证康复机器人的轻便,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综合考虑各材料的性能,零件以铝合金作为主要材料。镁为主要元素,添加少量铜、锰、硅、铁等元素的6061-T5铝合金经过热处理后,获得了良好的物理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其加工性能优于其他铝合金材料。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在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设定限位装置,防止因康复训练造成患者肢体的二次损伤。肘关节屈伸运动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要求的转矩和速度不同,所以要选择不同的电机分别进行驱动。腕部直齿轮采用扇形结构,便于腕部的固定。
1.3 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范围
患者的肢体运动受限,由于其康复训练是在康复机器人的带动下进行的,所以设计的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应小于人体正常运动时的范围,表1为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范围。
2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2.1 上肢康复机器人基本尺寸
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GB10000-88,选择身高为1 750 mm的中年男子为参考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考虑到设计的康复机器人应适应不同患者的肢体长度,所以该机构应设有可调节件,根据表2中的数据,在大臂长度取280 mm,小臂长度取220 mm的基础上留有50 mm的余量,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长度,即机械大臂长度范围为260~310 mm,机械小臂长度范围为200~250 mm。 2.2 电机和减速器的选型
电机是机器人的动力源,选择合适的电机对于康复机器人来说尤为重要。电机的转速太快、转矩太小,所以选择电机的同时要选择配套的减速器,两者配合使用来满足康复机器人低转速、大转矩的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人体平均密度为kg/m3人体质量估算公式为: (1) 式中:
ρ—人体密度,kg/m3; l—长度,mm; C—周长,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