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A.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 分封制的瓦解 C. 战争的频繁 D. 兴修水利 2.以下能表明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①石斧 ②铁农具 ③牛耕 ④骨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3.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5.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富国强兵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6.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
A.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B. 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C.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 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 A.“兼爱”“非攻” B.实行“仁政”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8.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源于某地二王庙书法石刻“深淘滩,低作堰”。它来自于( )
A. 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 B.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建筑思路 C. 李春设计赵州桥的巧妙构思 D. 明成祖营建北京故宫的构想
9.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 夏、商、东周、西周 B. 夏、西周、东周、商 C. 商、夏、西周、东周 D. 夏、商、西周、东周
1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汉朝 11.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
A. 长江和黄河 B. 珠江和钱塘江 C. 长江和珠江 D. 黄河和淮河 12.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个称霸的诸侯是( )
A. 秦穆公 B. 宋襄公 C. 楚庄王 D. 晋文公 13.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所要承担的义务是( )
①接受封地 ②管理人民 ③进纳贡物 ④服从周王调兵
A. ①② B. ②⑨ C. ③④ D. ①④ 14.下图是某地书法石刻,下列中国古代工程与它有关的是( )
A. 李冰修筑都江堰的治水思想 B.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建设思路 C. 李春设计赵州桥的巧妙思想 D. 明成祖营建北京故宫的构想 15.右图中的字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A.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B. 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C. 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 1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 葵丘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7.“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 李冰 B. 贾思勰 C. 李春 D. 李时珍 18.改变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9.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根本作用是( ) A.秦国自变法后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B.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D.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0.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 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 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入支流,灌溉农田 D. 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22.阅读下列材料:
请完成: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谁?他的成就是什么? (2)诗中与下图相关的一句话是什么? (3)说一说诗中画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诗中画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什么?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充满变革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思想篇】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了一双冷眼。”
——易中天 【生产篇】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二:观察下列两幅图
材料三:“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孔子、墨子、韩非所代表的思想学派。你对易中天“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了一双冷眼”是怎么理解的?
(2)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中,你能判断它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吗?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的“李太守”和 “伯禹”分别是谁?,请简述“李太守”的成就。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答案】C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重要标志。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民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与题意相符;A是老子的主张,C是孟子的主张,D是儒家学派孔子的主张,选项A、C、D都与题意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4.【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的。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识记。 5.【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各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纷纷改革变法,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6.【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的“耕”“牛”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可以佐证春秋时期出现牛耕,而无法佐证当时的牛耕是否使用铁犁。
A项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材料无法佐证,不符合题意。 B项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材料无法佐证,不符合题意。
C项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可以佐证春秋时期出现牛耕,符合题意。 D项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材料无法佐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佐证历史观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