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概况
晏阳初,原名兴复,字阳初,家人称其为云霖,晏阳初是四川人,我国著名的平民教
育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发展平民的教育,是当之无愧的平民教育之父、乡村建设运动主要的代表人之一。他自幼随父习诵四书五经,13岁由长兄护送到保宁(今阆中),进入基督教内地会办的天道学堂读西学。1907年去成都华美高等学校学习。1913年,晏阳初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并且是作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1916年他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
1918年,在这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实行,在中国的华工就被招募了近14万到法国战场做战勤工作。当地人歧视他们,都称他们“苦力”。晏阳初此时刚才耶鲁大学毕业以翻译的身份进入法国战场为华工服务。他目睹了华工的痛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了他们具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有待开发的无限脑力。他在《改造乡村运动是大信条》中这样写道:“我曾说世界间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世界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最大的脑矿在中国。中国的平民,农民蕴藏着无穷的伟力。我们搞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1于是如何解除国内极绝大部分的农民“苦力”的“苦”,发扬他们潜在的“力”量,就成为了他终身奋斗的工作目标。
1920年,晏阳初回国,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支持下,先后在华中、华北和华东三处实验推行他的识字性的平民教育大运动。这就是有名的“定县实验”,在“定县实验”中,晏阳初总结了导致中国农村现状的最根本的弊病在于四大毒瘤“愚、贫、弱、私”。于是,他指出了分别针对这四大毒瘤的方法,就是四大教育。为了有效的实施四大教育,他又提出了“三大方式”和“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思想。
本文旨在通过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理解,从他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启示,探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方式的实用性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产生的价值。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理论界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问题。晏阳初,留学归国之后,深感国民素质落后,于1922年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还协助他家四合院边上住的很多农民。后来,晏阳初亲自穿粗布大褂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与农民一同吃苦,吃穿住一样。当时,晏阳初还在定县推行乡村教育,普及文化。无论其结局如何,这都是当时的新鲜事,晏阳初也所以
获得了“平民教育家”的称号。他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平民教育的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步。在世界范围内,晏阳初享有“人类的思想者”、“伟大的革命家”、“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十大伟人”等等荣誉,而由他及梁漱溟先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被称为乡建派,相当于一个政党,影响甚巨。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对晏阳初的思想实行了研究和深入的分析,得出了我自己的相关的见解。我把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一)、引言也就是绪论,总体上介绍我的论文的内容和论文的不同之处;
(二)、是介绍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他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化农民和农民化的思想;
(三)是谈我自己的感受,主要是我再探究了晏阳初的思想之后的感言,分为三个方面,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方式的实用性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研究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检索文章和查询书籍,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 三.工作进程及安排
2014年1月10日~2014年3月15日 前期准备阶段 2014年3月16日~2014年4月10日 收集资料阶段 2014年4月11日~2014年5月10日 分析整理阶段 2014年5月11日~2014年5月22日 论文定稿阶段
四.参考文献
[1] 曹贱保.浅谈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中的民本思想[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2) [1]唐献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吴相湘.晏阳初转--为世界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2001 [3]吴相湘.晏阳初转--为世界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2001 [4]余思.晏阳初定县实验模式对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启示[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3,(01) [5] 吴相湘.晏阳初转--为世界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2001 [6] 马秋凡 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王果平.晏阳初农民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傅厚春.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翁静.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蒋舟.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田宝玉.晏阳初“定县实验”与新农村建设中教育与发展的互动聚合[J].保定学院学报. 2012,25(6)
[12]秦玉清.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13]徐晓美.21世纪晨曦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2013,35(1) [14]卢毅.浅谈晏阳初之“平民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 黑河学刊. 2011,(5) [15]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一卷)(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6]张世爱.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高校社会服务伦理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3,(05) [17]王荣成.再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践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2,(2)
[18]薛伟强.晏阳初研究八十年[J].河北学刊,2006,26(2):123-127
[19]姜荣耀.试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 63—69.
[20]李文珊.试论晏阳初的现代民本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30-31
[21]周逸先.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方法论初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3)t 76—80.
[22](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卜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
[23](美)西里尔.爱德华.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
1989年: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