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包 洁 李思敏 汪琴静 谢志军△ 范永升
【摘 要】【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总结中医各家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近10年来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药物。结果 筛选出277篇文献,共计186味中药,累积使用频次为7762味次。其中39味中药使用频率在1%以上,为常用中药;药物种类共18类,其中前7类占90.16%;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为92.89%;药味以辛、苦、甘为主,累积频率达86.53%;27味虫类药,合计频次763味次,为全部中药的9.83%。结论 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这7类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占主导地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反映了现代临床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理念。四气五味理论的活用、对虫类药物的重视,更体现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4(023)008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 性味 虫类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1]。本文收集、整理和归纳对近10年来报道的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疗效的文献,应用统计学相关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用药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3年至2012年9月近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发表的有关中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痹证”、“痹症”、“痹病”的临床研究文献。 1.2 研究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文献类型:有关中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涉及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的一次文献,包括疗效观察、临床观察、治疗体会、专家经验总结等。文献必须有明确的药物组成,病例数不少于25例,并有显著疗效。(2)患者类型:西医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排除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其他“痹证”类型。
1.2.2 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文献,仅取1篇;(2)综述性文献;(3)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的文献;(4)采用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中药外用贴敷或自拟方而无具体药物组成的文献。
1.2.3 文献检索方法 以CNKI为主库,选用专业检索,检索式为SU=(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痹证+痹症+痹病)×(中医+中西医+草药+中药),检索年限为2003年至2012年9月,阅读文章题目、摘要进行初筛,选中文献获取全文后逐篇阅读,参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二次筛选。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277篇。
1.2.4 中药的规范化 中药的名称、归经和功能分类参照《中药学》[2]和《中药大辞典》[3]进行统一,如:“米仁”、“薏米”统一为“薏苡仁”,“附片”统一为“附子”,“全虫”统一为“全蝎”。产地不同的药物均统一为同
一个药名,如“川断”统一为“续断”。
1.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将原始资料的数据量化后录入Excel表,整理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常用中药的使用情况
277篇文献所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共计186味,使用频次7762味次。其中使用频次超过20次的有82味,共7067味次。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中药为常用中药,共39味,累积频率为68.42%。见表1。常用的药物种类依次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这7类,累积频率达90.16%。见表2。 2.2 中药性味的使用情况
对186味中药进行统计,其中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达92.89%;药味以辛、苦、甘为主,累积频率达86.53%,见表3。 2.3 虫类药的使用情况
统计的186味中药中,有27味虫类药,合计频次为763味次,为全部中药味次的9.83%,见表4。
3 讨论
3.1 常用中药种类分析
通过近10年的文献统计发现,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涉及10余类。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仅有关节、滑膜的病变表现,还有许多病例有关节外受累的表现,如心包炎、肺间质病变、肾小球肾炎等,因此,临床用药不能局限于祛风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