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学的历史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 生物分类学的历史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种,给以名称。我国汉初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虫包括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鱼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级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鸟是鸟类;兽是哺乳动物。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动物分类。16世纪,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将植物分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将
动物也分为五部,即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和兽部;人另属一部,即人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采取性状对比的方法区分物类,如根据血液的有无,把动物区分为有血液的动物和无血液的动物;根据血液的冷热区分为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把动物分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和陆地上运动的。他把动物按构造的完善程度依次排列,给人以自然阶梯的概念。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林奈为分类学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建立了双名法,每一物种都给以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文词汇所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第二是确立了阶元系统,林奈把自然界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在动植物界下,又设有纲、目、科、属、种五个级别,从而确立了分类的阶元
系统。
由于林奈的进化观点不是很明显,因而对分类学影响不大。直到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以后,进化思想才在分类学中得到贯彻,人们逐渐认识到现存的生物种类和类群的多样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研究不仅应考虑到生物的形
态结构、功能、生态等,更要考虑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将分类系统形成生物系谱的系统分类学、自然分类学由此诞
生。
中国生物多样性价值39.33万亿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总价值为39.33万亿元人民币。
据估计,目前物种的丧失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的自然灭绝速度要快1000至10000倍。由于人口增长、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等因素,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生物多样性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丧失。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丧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估计,世界上一般植物中有10%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但在我国,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至20%,濒危物种达4000至5000种。初步统计,列入濒危植物名录中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数十年内濒临灭绝。来源:北京晚报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月,我国七届人大第,,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多年来,我国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从,,,,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月,,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建议,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2001年5月22日是日期更改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005年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适应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Biodiversity: Life Insurance
for Our Changing World)
2004年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 (Biodiversity:food, water and health for all)
2003年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和减贫,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Biodiversi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2年主题是: 林业生物多样性 (Forest Biodiversity)
2001年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Biodiversity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六 次 生 物 大 灭 绝 正 来 临 第
昆虫物种量占全球物种量50%以上,因此它们的大规模灭绝对地球生物多样性来说是个噩耗。地球现在处于新的生物大灭绝边缘,其规模与史上包括恐龙灭绝在内的前五次大灭绝相当,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因人类而起,同时,人类也可能位列此次灭绝之中。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于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一直被认为是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和众多更大型动物和植物一样,正在面临灭绝的命运,比如蝴蝶,其物种灭绝速率甚至比鸟类还大。研究者说,如果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是世界规模的,那就可以说,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要务:保护生物栖息地
研究者认为,当今的物种灭绝主要原因是由人的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并且支离破碎,其质量也因污染而下降。因此,为了保护物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它们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