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预防医学

一、单选

1.二级预防是指(.D) A.临床期预防 B.病因预防 C.病残预防 D.临床前期预防

2.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用

3. 慢性汞中毒的三大典型表现是(D) A.胃肠炎、易兴奋症、皮炎 B.神经症、口腔炎、间质性肺炎 C.脑病、麻痹、口腔炎 D.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

4.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可分为(D) A.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类感冒型

B.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肾损伤型、溶血型

C.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败血症型

D.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

5.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A)

A.20% B.15% C.10%

D.5%

6.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特殊病房要求是(.B) A.20~30dB(A) B.30~40dB(A) C.40~50dB(A) D.50~60dB(A)

7.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C) A.由因追果 B.由因追因 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

8.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 A.计划免疫 B.周期性健康检查 C.筛查 D.康复训练

9.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C) A.尿ALA降低 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 D.Hb升高

10.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B)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11.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 A.垂直传播 B.握手 C.拥抱 D.聊天

12.属于医院内感染的疾病是(.D) A.入院前感染,住院期间出现症状 B.入院前感染,出院1个月后出现症状 C.入院前感染,出院3个月后出现症状 D.入院后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 13.属于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D) A.高温 B.矽尘 C.通风照明不良 D.精神过度紧张

14.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C)A.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

15.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主要内容的是

(B) A.卫生规划 B.从业人员健康证 C.紧急性调查 D.疫情通报

16.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素是(.B)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膳食纤维

17.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A) A.3个月以后 B.4个月以后 C.5个月以后 D.6个月以后

18.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B) A.体重 B.体重指数 C.皮褶厚度 D.体脂含量

19.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方法是(.A) A.氯化消毒和臭氧消毒 B.氯化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C.氯化消毒和辐射消毒

D.氯化消毒和加热消毒

20.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 A.氯化消毒 B.臭氧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

21.冠心病的生理始基是(.B) A.胃蛋白酶原增高 B.高甘油三酯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高蛋白质结合碘

22.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C) A.生活炉灶 B.烹调油烟

C.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 D.室外空气污染

23.相关系数在0~1之间,两个变量的关系是(.A) A.正相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完全相关

二、问答(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1分,共33分) 1.健康

1.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

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生物转化

2.指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 3.样本

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4.垂直传播

4.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5.营养性疾病

5.是指因摄人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6.患病率

6.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7.计划免疫

7.是根据人群免疫状况与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程序,在特定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8.发病率

8.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9.公害病

9.是指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10.流行过程

10.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 11.工伤

11.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意外性伤害,亦称为职业性伤害或工作伤害。 12.温室效应

12.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13.传染病

13.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易感宿主。 14.肥胖

14.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15.统计推断

15.是使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统计推断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6.简述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16.(1)病因不明;

(2)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3)发病有群体性;

(4)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5)如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17.如何区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 17.计量资料(1)可以是任意数;(2)有明确的计量单位;

计数资料:(1)只能是≥0的正整数;(2)一般无单位,总是以“个”来衡量。

18.简述病因假设形成的基本方法。 18.(1)求同法; (2)求异法; (3)同异并用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19.筛检的用途有哪些? 19.(1)早期发现可疑病人; (2)早期诊断和治疗; (3)发现高危人群; (4)开展疾病监测; (5)了解疾病自然史。

20.简述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内容。 20.(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2)合理饮食,限制盐摄入量; (3)开展适量运动,防治超重和肥胖; (4)不吸烟和减少饮酒量; (5)防治各种感染。

21.简述一、二、三级预防的内容。 21.(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因素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2)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即预防病情恶化,防治并发症和病残,促进康复。

22.简述食物中毒的处理总则。

22.(1)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2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 23.(1)有害化学因素; (2)异常物理因素; (3)致病生物因素。 24.简述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

24.(1)随机抽样原则,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的关键,因此应保证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2)样本量适宜原则; (3)调查对象变异小的原则。 25.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 25.(1)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定位和规划;

(2)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3)劳动者健康监护; (4)健康危险度评价;

(5)危险告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

26.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26.(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27.简述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 27.(1)满足机体所需的热能和营养素; (2)应保证营养素之间的均衡; (3)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 (4)合理的加工烹调; (5)对人体无害无毒。 28.简述普查的用途。

28.(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 (2)了解疾病的基本分布情况; (3)了解人群健康水平;

(4)了解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标准。 29.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和用途。 29.(1)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病人受感染的时间,以此推断传染源,传播途径;

(2)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认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传染病以常见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按最长潜伏期;

(3)根据潜伏期长短确认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

(4)根据潜伏期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5)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30.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30.(1)优点:①组织实施较容易,省力、省钱、省时间;②所需研究对象较少,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③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简称“一病多因”;④一般无伦理学问题;⑤用途较广泛,可用于病因探索、初步检验假设、干预措施效果考核等; (2)缺点:①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不能确证因果关系;③不能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计算分析相对危险度;④选择研究对象时易产生选择偏倚⑤回顾性调查时易产生信息偏倚。

31.某社区有居民10万人,现需估计该地区居民意外伤害发病率。该地区5年前意外伤害年发病率为26%,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要求容许误差为0.1P。 (1)计算需抽样调查的人数; (2)试述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 31.(1)现d=0.1P,P=26%,Q=1-P=74% N=400Q/P=400×74%÷26%=1138.5=1139(人) 用抽样调查需要调查1139人

(2)抽样调查常用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 32.试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32.(1)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2)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病(简称地克病); (3)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

33.试述慢性病的概念及其共同特点。 33.(1)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病因复杂、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2)共同特点:①是常见病、多发病;②发病隐匿、潜伏期长;③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④多种因素相互关联,一因多果;⑤增长速度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

预防医学一、单选1.二级预防是指(.D)A.临床期预防B.病因预防C.病残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2.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3.慢性汞中毒的三大典型表现是(D)A.胃肠炎、易兴奋症、皮炎B.神经症、口腔炎、间质性肺炎C.脑病、麻痹、口腔炎D.易兴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khwr5t73u5ap1c1kzfj507xn0uyq600qn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