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目标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运用目标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
会存在的反映;
(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
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带到物质领域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课时安排:2 课时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着真善美、假丑恶的对立和较量。我们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什么是我们必须远离和抛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对此作出判断和选择。
【讲授新课】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认为社会历史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
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课堂探究】课本第86页
A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B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探究提示】A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
社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B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 C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相关衔接】P88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图示】 地理环境
物质生活――社会存在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最重要、最根本) 人类社会生活
精神生活――社会意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
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P88 【举例】P87漫画:地狱的情景;万能的上帝;
【课堂探究】课本第87页 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
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专家点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
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不同阶级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
【举例】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
【课堂探究】课本第88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
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探究提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和社
会存在之间并不是亦步亦趋、绝对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不同步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2)(3)揭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关键是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时间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所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过渡】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概念。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并且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要生存必须有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得上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才能从事其他的活动(教育、艺术、体育、政治)。
而要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
【思想教育】落后必然挨打,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中
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与自己的发展。要积极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中去。现在学好知识将来教育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B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社会的整个面貌只能从生产方式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举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推广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喊破嗓子打破钟,社员迟迟不上工,村边等,路口蹲,站在地头一个坑,你来我也来,男打扑克女扎鞋,你走我也走,大家都是七八九,集体的活儿慢慢磨,谁干多了不划算。”由于当时的科技落后,生产方式原始(手工插秧、拔麦子、脱粒),劳动积极性低下,导致劳动效率低,产量低,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
的危险,偷偷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户耕种,搞起了包产到户。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签下了大包干的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因此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孩子养到18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缺是加快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1980年9月,中共中央对这种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开来。此后,我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这一制度,延长土地承包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