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 区域农业生产地理条件及布局特点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东北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玉米集中产区,也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随着玉米、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不断减小。该地区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种植玉米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贫瘠
B.气候干旱,降水少 D.无霜期短,热量不足
C.日照时数少,光照不足
2.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重点区域是 A.辽宁辽河流域 C.黑龙江北部地区
B.吉林松花江流域 D.河套平原地区
3.东北地区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
B.劳动力不足 D.国内市场饱和
C.国际优质玉米的竞争
【参考答案】1.D 2.C 3.D
3.调减玉米播种面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生态问题、国际优质产品的竞争等,但根本原因是国内玉米市场饱和,需求下降。 解题必备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精选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1)自然条件
具体影响 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 气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地形 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交通 人口 技术 政策 具体影响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耕地占有量,影响商品率 生产技术影响作物产量、品质和竞争力 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区域农业布局特点 1.大地域范围农业布局原则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同一区域内部自然条件同样差别很大。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果树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的地区应该从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角度考虑,适当发展畜牧业;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主要农作物的布局原则如下: 农业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水稻 布局原则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山地、丘陵地区 半干旱、干旱地区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 精选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柑橘 苹果 2.小地域范围农业布局原则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学霸推荐
(2017届合肥模拟)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3题。
1.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 C.高铁运输便利
B.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成本提高
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