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题申报模板:3367-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中指出:“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省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 近年来,在“长江经济带”、“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迅猛。然而,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专业建设未能适时而变,因变而新。专业建设的创新与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调整的力度不能有效融通互动,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下降,削弱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基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及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历史根源及发展的需要,探索本课题,在理论与政策的指导下,展开相应研究,既是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 二、课题界定 (一)职业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职业教育主要指学校职业教育,即采用专门学校教育的方式培养具有职业基础文化知识和相关职业技能的各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就是通过对学校专业的设置、规划、开发、更新及调整,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及升学,最终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专业建设包括区域内学校间专业布局规划、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革新以及作为其后续工作的一系列评估(包括自评和他评)、验收等多方面内容。

(三)创新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提到过,是“创立”和“创造”的意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显然,熊彼得所说的创新就是从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机制上对创新的界定。“创新”具有新颖性、继承性、变革性、价值性及未来性等。

本课题《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是指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职业院校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课程设置、变更、组合、教学计划及大纲的编写、教师队伍、教室、实验室等软硬件教学资源的配置要突破常规与传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形成对区域经济强有力发展的驱动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中国知网(http://kns.cnki.net/)全面检索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为关键词检索文献资料均未查阅到显示数量。以“专业建设创新”为关键词检索文献1条。对“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主题检索,显示模糊匹配结果281条。可见,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论述论题的并不多。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肯定了教育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作用[1]。巴洛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2]。卡拉波罗斯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肯定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如合作中等职业教育模式[4],中等职业专业设置具有实用性,专业设置主体具有多元性、专业设置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专业设置的校企具有合作性以及灵活性。

加拿大社区学院专业设置具有的特点包括:依据严格的程序、注重需求、重视校企合作、注重评估[5]。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模式[6],服务业和制造业是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这就要求TAFE学院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德国的“双元制”模式[7],专业设置具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职业为依据、以区域为服务对象、以校企合作为理念等特点,高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需要以专深型的人才充当主力军[8]。

(二)国内研究述评

国内有关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职业教育专业的定位角度,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9]。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对学科体系专业分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真实的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所需的共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科学编码[10]。依托区域产业,创造与工作环境相一致的教学环境[11] 。 2.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的经济关系角度,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与地方产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高度吻合[12]。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要求,着力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一是有针对性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发专业课程;三是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3]。

3.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变革及价值性,提出的观点有: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需要先进的理念引领[14]。依托新专业建设反哺传统专业,通过专业实体的建设实现专业生态链对接产业链的功能[15]“根据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重新确定专业群或专业定位,及时调整老专业、设置新专业,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纳入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中,现专业结构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接[16]。”“围绕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必须体现三个特点。1.独特性。2.独有性。3.独创性[17]。

4.从微观上研究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有:严以宽学者以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课程教学、学生职业能力考核、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探索,以期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够用、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形成旅游管理教育的品牌[18]。加大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对传统专业的改造与整合力度,努力实现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对接。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照“一校一品”“一校一业”的专业设置要求,增设有旺盛市场需求的专业,以及一些新兴、交叉、边缘的,与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最前沿、最有生机和活力专业[19]。“以区域产业为基础,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 以产业和行业为依托,推进企业主导式的校企合作。[20]”与地方产业密切协作,继续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21]。 “掌握产业发展需要,明确学院专业定位。[22]”洪银兴学者认为,转向创新驱动,环境建设非常重要[23]。 综合分析,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各地区各院校间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地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其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开发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研究还较深入。但是,就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创新驱动研究明显薄弱。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课题研究。

四、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是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分析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其发展趋势,构建专业建设创新的理论框架。二是提高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的认识。当前,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它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2.实践意义

一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需要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建设的创新研究,能为职业学校找准定位,注重内涵建设,调整办学思路,特色鲜明发展。 五、研究价值

能进一步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专业建设的核心作用,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

六、课题理论依据 (一)人力资本理论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1960年前后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劳动者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而形成的工作能力,是促进生产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教育、医疗保健等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从区域角度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等,而确定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最终确定城市产业。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产业定位比较常用的理论之一,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产业集群主要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政府服务组织集结成群的经济现象,是行为主体的一种结网、互动,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催生的产业组织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竞争性配套与合作,有产业链条长而且配套、内部专业化分工细、交易成本低、人才集中、科技领先、公共服务便利等优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三)创新理论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可追溯到191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打破旧的均衡而又实现新的均衡主要来自内部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正是创新引起经济增长和发展。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基本观点中,最基础的一点即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认为经济生活中的创新和发展并非从外部强加而来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实际上强调了创新中应用的本源驱动和核心地位。学术界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日益精致和专门化,仅创新模型就先后出现了许多种,其代表性的模型有: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整合模型、系统整合网络模型等,构建起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创新双螺旋等理论体系,形成关于创新理论的经济学理解。现在,创新理论已渗透教育、科学、文化、技术等许多领域中。 七、研究目标

(一)通过研究,探索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实践特征。 (二)通过研究,构建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驱动模式。 (三)通过研究,探索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有效途径。

课题申报模板:3367-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

区域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明确提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k6c95l1mh0vngk58yua7wp9920csk00zr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