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颈动脉斑块的正确分析与临床风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颈动脉斑块的正确分析与临床风险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是一种累及全身及大中动脉的慢性、非可控性血管炎症病变。颈动脉斑块的本质是AS,即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尸解研究证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损斑块不可预测地突然破损、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正确地识别颈动脉斑块及对其进行恰当处理是降低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易损斑块的概念

2003年,国际上达成共识,即统一用“易损斑块”来定义所有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形成和(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研究表明,除冠心病外,易损斑块的突然破裂同样的导致颈动脉中等程度狭窄血管闭塞,继而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易损斑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评价的热点。

判断斑块易损性的标准主要包括:纤维帽的薄厚、脂质核心的大小、斑块内出血(IPH)的有无。2003年达成的国际共识明确指出易损斑块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存在活动性炎性反应,大量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薄的纤维帽(<100μm)下有大的脂质核心,占斑块体

积40%以上;内皮脱失致血小板聚集或纤维蛋白沉积;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斑块引起严重的血管狭窄。总而言之,薄的纤维帽、大的脂质核心、 IPH是最具代表性的易损斑块特征。 3.斑块的评价

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

(1)表面光滑的规则型 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 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2)不规则型 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损 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1)均质回声斑块 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 斑块内回声强度均匀一致,内部组织结构相对稳定、一致,病理学检查显示斑块主要成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和钙化成分等,属于稳定斑块。

(2)不均质回声斑块 斑块内包含强、中、低回声,斑块内常存在出血、溃烂,这类斑块容易破裂、出血、脱落,继发血栓形成,与临床症状与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病理学显示主要成分:脂质、胆固醇、蛋白物质,可能伴有斑块内出血,属于不稳定斑块

最新研究表明,单纯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事件,远少于高风险、极高风险斑块导致的脑卒中事件。

因此,在常规的颈动脉筛查时,判断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程度,对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神经内科根据斑

块的形态、纤维帽的完整性和新生血管的数量,结合临床,将颈动脉斑块分为以下4种: 低度风险斑块:

(1)斑块厚度<2mm均质低回声斑块(扁平斑) (2)均质性高回声斑块

(3)低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厚度<2mm (4)高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 中度危高风险斑块:

(1)斑块厚度2~3㎜均质低回声斑块

(2)斑块厚度2~3㎜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 高度风险斑块: (1)溃疡斑块

(2)均质性低回声斑块,厚度>3㎜,长度>15㎜

(3)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厚度>3㎜,长度>15㎜)脂质坏死核心形成的不均质低回声斑块

(4)脂质坏死核心形成的低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 (5)新生血管形成的斑块 极高度风险斑块:

(1)高风险斑块基础上合并纤维帽破裂斑块 (2)斑块附着活动性细小的血栓形成

(3)溃疡斑块并发溃疡表面活动性细小的血栓形成

(4)活动性溃疡斑块

(5)斑块附着活动性粗大的血栓形成

(6)水母斑(斑块纤维帽随血流搏动而摆动,像水母) (7)溃疡斑块并发溃疡表面活动性粗大的血栓形成

1. 动脉粥样硬化概念?

2. 低度风险斑块超声特征?

3. 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颈动脉斑块的正确分析与临床风险

颈动脉斑块的正确分析与临床风险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累及全身及大中动脉的慢性、非可控性血管炎症病变。颈动脉斑块的本质是AS,即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尸解研究证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k3up4mybc25ui718xfz9x6b742rz501dw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