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纲原文 五年考题 2024年 T59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T60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T68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考情分析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T64资源跨区T67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 T61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及影响 域调配对区域 地理环境的影响 T30主要环境问题的空间分(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布 T32主要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 T41环境问题的成因 T28减轻酸T13主要环境问题 雨强度的措施 T39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T45森林破坏的影响 T56荒漠化的影响 (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 可持 续发 展 T23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T7、T66流域开发的治理措施 T67水库建设 的影响 纵观近5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可知,主要考点有: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分析,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和解决措施,考查流域开发的背景和治理措施,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能源的分类和空间分布 (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T3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T70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T68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T39、T40农业生产潜力 T44、T45农业可持续发展 T47、T48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T60资源枯竭T10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T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5)区域能T52能源资源T70能源流T69能源基地第 1 页
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动 建设的条件 无 T1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T57、T58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考点1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2024年67双选)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玩具制造厂向江西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转入地( )
A.劳动力成本低 C.市场更加广阔
B.土地租金低 D.临近技术中心
2.(2024年61双选)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情况是( ) A.增加转入地的就业机会 B.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C.主要移向交通闭塞的地区 D.转移出去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
3.(2024年64双选)西电东送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加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增加西部地区石油消费总量
1.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
概念:企业将生产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国内的称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称国际产业转移。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大因素: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5)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地区,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人地矛盾、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2.资源跨区域调配
(1)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第 2 页
②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地区对资源的需求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③为了加强区域间的联系,解决各区的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资源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③有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④对调出区和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中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考点2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2024年41)由于灌溉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土壤次生盐渍化
读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区分布面积比重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2.(2024年13)该类植被分布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赤潮
3.(2024年28)广东省实施下列措施中,对减轻酸雨强度没有影响的是( )
A.西气东输 B.兴建小水电 C.建设核电站 D.改良酸性土壤
4.(2024年30)近年来雾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出现雾霾天气较多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5.(2024年39)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 A.繁衍物种、维护生态多样性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6.(2024年45)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频发 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7.(2024年56)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面积扩大,可能导致( )
第 3 页
A.华北地区沙尘暴加剧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缓 C.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 D.塔里木河出现水体污染
1.荒漠化
(1)荒漠和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是指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土地十分贫瘠的自然地带,是一种地理景观。世界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35°的亚热带大陆的西岸和内陆地区,以及温带35°~50°的内陆地区。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2)荒漠化的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的地理位置,地形阻挡,周围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西北干旱的气候条件。
b.气候异常,大风日数多,生态环境脆弱。 ②人为原因 a.人口激增。
b.不合理的人类行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c.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4)荒漠化形成过程:自然或人为的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或长期丧失肥力→荒漠化景观。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内容:一是预防荒漠化的潜在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
2.森林的开发和利用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森林的作用:在自然界中,森林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3)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环绕地球的“绿色腰带”。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②环境效应 “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地球储水库: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和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第 4 页
植物体内,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③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迅速,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④雨林的保护:保护、开发、协调。
考点3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0世纪初至1980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2024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2024年23)洞庭湖库容减小将会导致( ) A.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B.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2.(2024年7)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少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是( ) A.上游大力植树造林 B.增加库区航运船只 C.扩大库区养殖面积 D.就近安置库区移民
3.(2024年66双选)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 A.源头——规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上游——开发坡耕地,发展水稻种植 C.中游——依托天然航道,发展内河航运 D.河口——利用巨大流量,开发水能
4.(2024年67双选)大型水库建设对其所在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调节库区周边地区气温 B.增加水库下游洪峰流量 C.阻塞鱼类洄游通道
D.增加水库下游河川径流总量
1.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等。 2.河流概况分析:位置、水系构成、水文特征等。 3.河流不同区域的保护方向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