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

内容提要:

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本章为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

课题名称 课程名称 项目十四:消化系统疾病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学时安排 所属专业 6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202401-04 授课地点 参考教材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学习法 1、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 2、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一、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前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人体形态与结构》、《正常人体机能》、《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但对疾病进展中的形态与结构没有动态认识,对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 2、技能基础:有一定三维空间能力、具备使用显微镜操作的能力。 3、学生特征: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平台数据分析,本专业学生喜欢实际案例、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学习新知,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慢性胃炎、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及合并症。 (2)掌握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分型特点。 (3)掌握门脉性肝硬变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掌握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 2、能力目标: 授课班级 (1)熟悉溃疡病、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的病因。 (2)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 (3)了解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3、素质目标: (1)养成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热爱临床医学专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耐心和救死扶伤、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 (3)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品格和人文素质。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慢性胃炎、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及合并症。 (2)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分型特点。 (3)门脉性肝硬变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 难点: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四、教学策略 1.通过案例及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深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 2.本次课采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云教学平台、教材、大纲、参考书、病理学课件、动画、视频 六、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3)肺功能不全的概念、发病机制。 (二)学习任务 1、慢性胃炎、溃疡病。 2、病毒性肝炎。 3、肝硬变。 4、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5、肝性脑病。 (三)任务实施

任务一 慢性胃炎,溃疡病

1、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性变化,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分为表浅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其中以表浅性最多见、占半数以上。慢性胃炎病因比较复杂,可由急性胃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但多数因一些全身性因素、胆汁返流、免疫因素引起。 (1)病因与发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 ?自身免疫 ?十二指肠液反流 ?其他因素

(2)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慢性表浅性胃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察:病变多为多灶性或弥漫性,但也可局限于一处。病变胃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并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镜下观察:可见炎性病变主要限于粘膜浅层,呈弥漫性或灶状分布。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有时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粘膜浅层出现水肿、小出血点或粘膜表面上皮坏死脱落。临床表现 主要为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反酸、嗳气,或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肉眼观察,病变胃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有的几乎消失,偶而有出血和糜烂。胃镜检查,可有3个特点:?正常胃粘膜的橘红色色泽消失,代之以灰色、灰绿色;?萎缩的胃粘膜明显变薄,表面呈细颗粒状,与周围正常的胃粘膜界限明显;?萎缩处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镜下观察,病变区腺上皮萎缩,腺体变小并可有囊性扩张,常出现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及肠上皮化生)。在粘膜固有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临床表现 主要为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还可出现舌炎、消瘦及缺铁性贫血。

?肥厚性胃炎病变特点:肉眼观察,粘膜肥厚,皱襞加深变宽似脑回状。镜下观察,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粘膜固有层内炎性细胞浸润不显著。粘膜表面粘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加,壁细胞及主细胞有时减少。临床表现 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多数患者有胃酸低下及因蛋白质丢失而致的低蛋白血症。 2、溃疡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胃液的消化作用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其它因素 (2)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处,尤其多见于胃窦部;溃疡常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溃疡边缘整齐,形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过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周围黏膜呈放射状。 镜下观察:溃疡底部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炎性渗出层,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覆盖在溃疡表面;第二层为坏死组织层,为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组织;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构成,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第四层为瘢痕组织层,由肉芽组织移行而来的陈旧瘢痕组织构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 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 - 图文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本章为第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k0lr36wpj3blzb1bwa62p7v43zg7t00hu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