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 A、 B、 C 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 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