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本学科教学要求采用表格形式表述,由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组成。
“内容目标”采用《课程标准》的表述,展示相关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标依据。 “学习要求”提出了学生学习相关部分内容所应达到的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
“教学建议”对教师教学相关部分内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落实课标中相关的活动建议;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方面的建议;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建议等。行为主体是教师。
本学科“学习要求”涉及或与之相当、相关的行为动词有:
了解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知识的行为动词:了解、说出、知道、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引述、复述等。
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行为动词:懂得、理解、明确、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
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行为动词: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坚持、树立、实践等。
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内容目标 学 习 要 求 教学建议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富有哲理的事例,使学生感悟哲学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1.了解哲学的含义。 2.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并不神秘,哲学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通过实例说明具体科学是如何推动哲学发展的。 1.通过介绍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论,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哲学思想的存在。 2.通过汇集资料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1.列举历史上的实例,使学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列举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2.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内容目标 学 习 要 求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3.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教学建议 1.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2.引导学生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3.引导学生懂得,在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列举事例说明: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阐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1.理解意识的本质。 2.理解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 3.理解意识的作用。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组织讨论。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1.列举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迷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激发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1.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 学生探究的欲望。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懂得: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要体现时代性, 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5.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3.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内容目标 学 习 要 求 教学建议 1.列举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理解联系的含义。 3.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的实例,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策划一个项目,如学习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1.列举实例说明,自然界、 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了解发展的普遍性。 3.理解发展的实质。 4.分析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 6.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现实生活。 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 2.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注意发展和运动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4.用事实说明,注重量的积累及抓住机遇促成飞跃的重要性。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理解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 4.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1.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两点论、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 2.概括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矛盾论》。 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其指导意义。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7.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证关系。 8.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9.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3.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值。 2.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 3.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内容目标 学 习 要 求 教学建议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 1.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主体等问题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3、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人规律。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类发展的历史,理解教材中这些基4、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本观点。 的规律。 2.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生产 5.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 6.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7.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从而认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正确性。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