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课,使学生能够掌握根据系统的物理结构模型建立时域数学模型的方法,会利用拉氏变换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线性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难点: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三、教学内容
1.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1)引例
见课本例2-1,2-2
2)方法与步骤总结:
(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
(2)从输入端开始,按信号传递遵循的有关规律列出元件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4)整理,输入量项=输出量项。 通过例2-5作进一步深入讲解。 3)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dndn?1da0nc(t)?a1n?1c(t)?????an?1c(t)?anc(t)dtdtdt mm?1ddd?b0mr(t)?b1m?1r(t)?????bm?1r(t)?bmr(t)dtdtdt2.微分方程的求解
1)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步骤
(1)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两端进行拉氏变换;
1
(2)求出输出量的拉氏变换表达式;
(3)求输出量的拉氏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解. 具体见课本例2-6 2)运动的模态 (1)解的组成
由特解和通解组成。通解决定于方程的特征根,特解决定于输入量. (2)运动模态
微分方程通解的一般形式
y0(t)?c1e?1t?c2e?2t?????cne?nt
e?it称为微分方程所描述的运动的模态
当有多个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于同一线性系统时,可利用线性系统的叠加性和均匀性,针对单个信号分别求解,最后把结果进行叠加。
3.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利用小偏差线性化的数学处理: 静态工作点附近的泰勒(Taylor)级数展开 1)对于单变量函数,将非线性函数y= f(x),在其工作点展开成泰勒(Taylor)级数,然后略去二次以上的高阶项,得到线性化方程,用来代替原来的非线性函数。
1?d2f(x)??df(x)?2y?f(x0)??(x?x)?(x?x)???00?22!?dx?x?dx?x00忽略二阶以上各项,可写成
2)对于具有两个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设输入 量为x1(t)和x2(t) ,输出量为y(t) ,系统正常工作点为y0= f(x10, x20) 。 在工作点附近展开泰勒(Taylor)级数得
?df(x)?y?f(x0)???(x?x0)?dx?x0
???f????f?y?f(x10,x20)????(x1?x10)??(x?x)?220????x2????x1????2f???2f1???2f?2??2?(x1?x10)?2?2 ?x10)(x2?x20)???(x122!???x1??x?x?x?12??2??2?(x2?x20)????
忽略二阶以上各项,可写成
??f???f???y?f(x10,x20)??(x1?x10)??(x2?x20)????
??x1???x2?四、小结
1.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3.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2 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课,使学生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了解传递函数的特点。理
解零极点对系统与系统性能的关系,熟悉典型元部件、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二、重点、难点
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零极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引入:微分方程尽管比较直观,但当系统结构或系统中的某个参数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列解微分方程,给系统分析和设计带来不便。传递函数作为控制系统的另一种形式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1)定义
线性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 换之比。
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dnxcdn?1xcdxcdmxr a0dtn?a1dtn?1???an?1dt?anxc?b0dtm???bmxr
在初始情况为零时,两端取拉氏变换: a0snxc(s)?a1sn?1xc(s)???anxc(s)?b0smxr(s)???bmxr(s)
移项后得:
G(s)?XC(s)/Xr(s)
nn?13 ?b0sm?b1sm?1????bm?1s?bm/(a????an?1s?an)0s?a1s
2)性质
a传递函数是关于s的有理真分式m≤n,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b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量无关。 c与微分方程具有相通性
d.G(s)的拉氏反变换是系统的脉冲响应
e仅表示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数量关系,不代表系统的物理性质
3)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1)电位器G(s)?K (2)测速发电机G(s)?U(s)U(s)?Kt或G(s)??Kt(s) ?(s)?(s)(3)两相伺服电动机G(s)??m(s)Km?(s)Km或G(s)?m ??Ua(s)s(Tms?1)Ua(s)Tms?1(4)无缘网络
2.传递函数的零、极点 1)零极点定义 b0sm?dm?1sm?1???d1s?d0G(s)??K*nn?1 a0s?cn?1s???c1s?c0ii?(s?z)ii?1njm(s?p?..m,z称为零点。 G(s)?0?s?z,i=1,2,.
j?1)..n,pj称为极点。 G(s)???s?pj,j=1,2,.
2)零、极点的几何表示
在复平面上,零点用“○”表示,极点用“×”表示。
3)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极点受输入函数的激发,在输出响应中形成自由运动的模态
零点不形成自由运动的模态,但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的比重。
同一系统中,与零点较近的极点所形成的模态在输出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不同系统中,零点距离虚轴越近,作用越明显。
3.传递函数的几种形式
1)传递函数的零极点表示形式
m
(s?zi)?mm?1 bs?ds???d1s?d0G(s)?0nm?1n?1?K*in?1 a0s?cn?1s???c1s?c0(s?pj)?
j?12)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示形式
4
m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is?1)?bmfmsm?fm?1sm?1???f1s?1i?11)比例环节(放大环节/无惯性环节) G(s)?KG(s)??Knn?1nanens?en?1s???e1s?1特点: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关系为一种固定的比例关系。(Tis ?1)?j?1典型电路
2)积分环节 G(s)?s
特点:输出量随时间成正比地无限增加
典型电路
1
3)微分环节 G(s)?s
特点:是积分环节的逆运算,其输出量反映了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实践中,理想的微分环节难以实现。
14)惯性环节 G(s)?Ts?1
特点: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使其输出量不能立即跟随输入量的变 化,存在时间上的延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