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河 湟 杜 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 ①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②衣冠就东市:《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就东市”。③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
1.本诗尾联“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两句,与杜牧《泊秦淮》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参考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用典。(1分)“借箸”“衣冠就东市”分别运用了张良、晁错的典故,写出了元载相公提出收复失地建议而未被采纳的故事,突出了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忽遗弓剑”运用黄帝乘龙升仙的典故,写宪宗之死,表达了收复失地无望的痛心。(2分)②对比。(1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而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强调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讽刺。(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旅 怀 江 为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 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
[注] ①江为: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
②①
②
③
①
乱外地。②裴回:徘徊,彷徨。
3.本诗中所写的秋色包括 和 两个场景。(2分) 参考答案:高风云影断 微雨菊花明(每空1分,用自己的语言作答亦可) 4.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诗人精心选取了迢迢江汉路、夜半鸿雁鸣等凄清冷落的秋景,抒发游子羁旅情思;②直抒胸臆:诗人用“堪惊”“多年别弟兄”“无限情”直接抒发逢秋的悲凉、惊惧之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之苦。(每点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8分)
夜 飞 鹊 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注] ①参旗:星名,属毕宿,在参星西。②班草:朋友相遇,共坐谈心。
5.词中共出现了三次“人”,其指各不相同,第一处指的是 ,第二处指的是 ,第三处指的是 。(3分)
参考答案:所送之人 行人(其他人) 词人自己(每空1分)
6.“何意重经前地”一句,另有版本为“何意重红满地”,有人认为后者更好。结合全词,阐释后者更好的理由。(5分)
答: 参考答案:①后句写到了“遗钿”,意思是首饰遗落在这里,这表明曾经来过,含有“重经前地”的意思。②“重红满地”,花落满地,自然会出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的情景,这样显得上下语意更连贯。③“重红满地”,借景抒情,更能表达别后伤感凄迷的心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8分)
踏 莎 行 张孝祥
①
②
①
长沙牡丹花极小,戏作此词,并以二枝为伯承、钦夫诸兄一觞之荐。
洛下根株,江南栽种。天香国色千金重。花边三阁建康春,风前十里扬州梦。 油壁轻车,青丝短鞚。看花日日催宾从。而今何许定王城,一枝且为邻翁送。
[注] ①张孝祥:字安国,南宋著名词人。当时张浚出兵北伐,张孝祥被任命为建康留守。②伯承、钦夫:指吴伯承、张栻,二人均为张孝祥的好友。③洛下:指洛阳。④三阁:指南朝陈后主所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⑤鞚:带嚼子的马笼头。⑥定王城:指长沙城。
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答: 参考答案:①怀念故土,渴望收复北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之情;②报国无门的忧愁与无奈,对统治者苟且偷安行为的不满。(每点2分)
8.简要赏析词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4分)
答: 参考答案:①词人回忆昔日在洛阳妇女们坐着油壁轻车,男人们骑着高头大马,天天催促宾客相从赏牡丹花的情景,是虚写;(1分)如今只能在江南的长沙城欣赏极小的牡丹花,是实写;(1分)虚实结合,两相对比,丰富诗歌内涵,突出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北国大好河山的心情。(2分)
五、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9~10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二首)
卢 挚 (一)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二)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注] 槽头:酿酒的器具。
9.第一首曲子写了 、 、 的闲居生活。(3分) 参考答案:干农活(或种瓜浇麻) 话农事 乐饮酒(或酒醉入眠)(每点1分) 10.两首曲子都写了饮酒,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注]
⑤
⑥
③
④
②
榨,直吃的欠欠
参考答案:第一首侧重于心理描写,(1分)突出酒醉后的豪放不拘,暗含对现实的不满。(1分)
第二首侧重于动作描写,(1分)写出作者的醉态,(1分)抒发了饮酒意趣及田园闲居之乐。(1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8分)
春居杂兴二首(其一)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1.从动静的角度,分析两首诗的描写手法有何不同。(4分)
答: 解析:题干中明确点出是从动静的角度分析两首诗中描写手法的不同,需要点出不同之处,分析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譬如“落更开”“燕飞来”等。
参考答案:第一首诗的描写是静态的,诗人选取了桃杏、竹篱、人家等,描写了一幅优美的静态的春景图;《送春》的描写偏于动态,诗人以“落更开”写出了花谢了又开的过程,化静为动,又以“燕飞来”写出了燕子翻飞的景象,写出了春光未逝的景状。(每点2分)
12.两首诗都写到了春风,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具体分析诗句。“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写的是春风对花的摧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则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极度珍惜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参考答案:王禹偁诗写春风本应滋养万物,却摧残了花枝,容不得桃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与孤寂。王令诗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春风的心情,又显示了一种执着的追求。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8分)
牧 童 词 张 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注] ①张籍,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本诗是一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②吹叶:吹芦叶发声。③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到处去生截牛角,吓得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3.全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牧场泉甘草美,牛儿自在而淘气,以及牧童 、 的心理,声色俱茂,组合成了一幅绝妙的牧牛图。(2分)
参考答案:无奈 担忧(每空1分)
14.“卒章显志”是本诗重要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全诗,简析这一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①全诗描绘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牧牛图,并非为了表现田园之乐。诗的主题落在最后两句。②最后两句牧童向牛发出警告:好好吃草,不要去触角,否则官家来截你的头上角!牧童随口恐吓牛,看似轻松一笔,实则道出了官家抢夺百姓物资的社会现实。③最后两句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表达了百姓对官府暴戾行径的畏惧和强烈的不满。(每点2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8分)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③
②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