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设计意图】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
1
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作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地悬着喜欢的物体进行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
2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这一科学概念;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现在老师也遇到一个难题:老师不小心将一枚回形针掉进了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要想不碰到水,该怎么办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 学生汇报并演示: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
3、其实,磁铁里面还蕴藏着很多的秘密,希望小朋友们课下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
学科学的关键是为了用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让学生继续开展新的探究活动。
四、附表: 实验一: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表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 物 体 铜 钥 匙 铁 钥 匙 回 形 针 铝 片 木 片 塑 料 片 弹 珠 纸 片 布 片 铁 钉 实验二
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表 隔开磁铁与铁的物体 纸 片 布 片 塑 料 片 铝 片 薄 木 片 能吸引还是不能吸引 3
猜测 实验 我们的结论
【教学反思】
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当今的科学教育,既要强调让学生动手做,又要强调让学生动脑想。只有当学生的手脑协调并用,互相促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做”中学,“做”中长知识,“做”中长能力,使学生在亲历探究科学奥秘过程中,对观察、提问、设想、动手、表达、交流等保持浓厚的科学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逐渐形成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自主探究材料,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思维的发展有着明显效果。
本节课通过魔术、猜测、实验、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磁铁的性质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着力体现科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启蒙性”、“探求性”、“应用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