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两者关系 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
2.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时间内生产价值总量有何影响?对单位商品价值量有何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所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上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简述商品的价值量有什么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由生产的主管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
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这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只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在日常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体现出来的,是通过大量的价格波动体现出来的。一方面,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给和需求的不一致,会使得价格在短期内发生波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求过于供时,价格会上涨。另一方面,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下跌,商品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商品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这就是所谓的供求定律,它反映着商品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用、不断变动的现象。
6.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是社会分工,这是必要条件。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条件。上述两个条件对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缺一不可。在资本主义时期之前,虽然满足了独立利益体的要求,但社会分工则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时期这两个条件不仅具备,而且社会分工还高度发达,其商品经济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即市场经济。
7.工资的本质 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8.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两者有不能完全等同。原因在于: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整个资本家借机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2,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部门资本家共同获得的。3,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何确定? 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石油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所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房等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内容:1,为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
10.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异同点 货币和资本的区别,通过他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W-G-W)。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商品-货币(G-W-G)。
区别:1,买卖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4,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后者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的货币数量。5,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取得特定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着自己的需要,后者是获得更多的货币。
11.简述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区别:1,资本集聚是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实现的,随着个别资本的增加,社会总资本也会相应的扩大,因而它的作用与累积相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上已有的资本的合并或联合,不过是消灭小资本的独立和相互对立的性质,在给被资本增大的同时,社会总资本却不会相应的扩大,所以它对累积只起补充作用,即为大规模的累计创造条件。
2,资本集聚式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以资本累计为前提,资本集聚的规模要受个别资本拥有的剩余价值量的限制,受积累率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只是社会总资本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它的作用范围不受社会财富绝对量的限制。
3,通过资本集聚,个别资本的增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资本集中可以在一瞬间集合大量的资本,是个别资本迅速增大,从而大大推动了资本积累。
12.试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阶级就业的影响。 马克思把“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这种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变化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和加强竞争力,总要不断的改进技术,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的增长,从而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这种提高,烦你赢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不变部分相对增加,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和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工人阶级的命运有着巨大影响。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加剧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提高。与此相应,可变资本就会日以相对减少,造成相对人口过剩。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总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随着可变资本相对量的下降而日趋相对减少。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了,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的相对过剩人口,就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就是说,这些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是“多余”的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和迅速扩大,增加了就业人口所受的压力,因为失业工人的竞争,会迫使酒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摆布。而工人阶级一部分从事过的劳动逼迫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那些时而失业、时而找到工作的失业工人。2,潜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农村中的过剩人口。在资本逐农业生产中,随着资本积累而资本构成的提高,对农业工人的需求就会绝对减少。3,停滞的过剩人口,这是着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从事家庭劳动或者打零工的劳动着。
13.什么事产业资本循环?它是哪两个过程和哪三个阶段的统一 定义::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G-W;第二阶段:生产阶段W-P-W’;第三阶段:销售阶段W’-G’ 两个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三个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14.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在产业资本的实际循环运动过程中,为了保持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相适应,产业资本必然同时在空间上并列存在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只有三种循环形式也保持并存性,才能保持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连续且不断的进行。2,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3,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1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及意义。 依据:固定和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不变和可变: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内容: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值包括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目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而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博学的实质。
16.影响资本流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既取决于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又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长短的影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泛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产业资本家为了使一定数量的资本带来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竭力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当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一定的条件下,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例的变化。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1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有何影响? 首先,资本周转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量的多少。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资本周转的时间越短,或者周转的速度越快,所需要的预付资本总量越小;泛指,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这样,资本家就可以用铜梁的资本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或者获得同样的剩余价值,可以用更少的资本。
其次,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随之越快,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越大,剥削的劳动力数量也就越多,因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越多,一年之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泛指,带来的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总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变化。最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接力加速其资本周转速度。
18.马克思主义在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盛会总产品,它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而他的实物形态,按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则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为第一部类(I)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II)。每个部类中包括若干生产部门,每个部门中有包括若干企业。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在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19.社会资本简单在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实现条件用公式来表明就是I(v+m)=II c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应该等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从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在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由这个基本公式,还可以引申出第二、第三两个实现条件。第二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是:
II(c+v+m)=I(v+m)+II(v+m).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II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或者说,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等于当年创造的新价值。
第三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是:I(c+v+m)=Ic+IIc。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I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共识标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实现简单再生产,必须满足简单在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此外,简单在生产的实现还有有第I部类内部的平衡和第II部类内部的平衡。
20.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当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不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成产出来的东西真的多得超过了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恰恰是由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不足,买不起这些东西,因而出现了过剩。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绝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发生经济危机,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决定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要表现在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的矛盾。社会化为生产的扩大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一方面是生产的增长,另一方面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的相对生产过剩就越来越严重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必然要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盛传社会化要求相互联系的各个生产部门、企业、工段、工种之间密切地互相配合,有严密的组织性。但在整个社会范畴内,各个企业属于不同的资本家所有,谁也管不了谁,所以整个社会生产必然是无政府状态的。
21.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以周期性的方式进行,原因在于再生产周期中存在着推动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更新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生产增长的同时,有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近一步的层次上的激化创造了条件。
22.以利润公式的分解中论述决定和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P’=M/c+v=m’v·/c+v=m’·v/c+v·n 其中,P’为利润率;M为年剩余价值量;c+v为总资本;m’为剩余价值率;n为年周转次数。从分解年利润率公式可以看出,决定和影响年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剩余价值率。2,资本有机构成。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23.剩余价值如何转化成利润?这一转化如何掩盖资本主义剥削? 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成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转化为所好资本的增加额。第二,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预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业取得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他们所反映的关系是不同的。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现象。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4.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来说明各个部门利润率的差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的的部门,利润率高。 资本价值增殖的本性,必然导致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来实现的。通过资本的转移造成不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引起他们各自产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从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这种有资本转移所引起的供求、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会继续下去,直到三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平均。
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行程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社会品滚利润率就是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辆就不再和他们直接榨取的剩余价值量相一致。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个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中,不仅各个部门的个别利润率起决定作用,而且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期中起决定作用。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也并非是利润率的绝对in冠军花,而仅仅是竞技运动中存在的一种一般趋势。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其计算公式是: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并不排
除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部门内部和各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1)c+v是取得是生产成本的形式。在c+v转化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全部耗费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2)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但现实生活中却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说明存在着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过程:①转化的原因——竞争和资本转移;②转化的具体过程;③平均利润形成后,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和它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出现差额。(3)在平均利润形成后,企业按生产价格、而非商品价值出售。
25试述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来说明各个部门利润率的差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的的部门,利润率高。 资本价值增殖的本性,必然导致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来实现的。通过资本的转移造成不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引起他们各自产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从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这种有资本转移所引起的供求、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会继续下去,直到三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平均。
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行程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社会品滚利润率就是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辆就不再和他们直接榨取的剩余价值量相一致。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个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中,不仅各个部门的个别利润率起决定作用,而且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期中起决定作用。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也并非是利润率的绝对in冠军花,而仅仅是竞技运动中存在的一种一般趋势。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其计算公式是: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并不排除各个部门内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部门内部和各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指能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它是由成本价格家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的行程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26.为什么生产价格规律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加之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为中心,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就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及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势发生作用。
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势发生作用,不仅不是对价格规律的否定,而且只有一句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说明。
从个别部门来看,虽然有些部门的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与该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是,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和整个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平均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从各个部门来看,虽然有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其价值,有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低于其价值,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是相等的。所以,就整个社会来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实际上仍然是以价值为基础,按价值出售。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与商品价值的变化。这里必须指出,利润率的平均化,从而加之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并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不再存在价值这个范畴了。实际上利润率的平均化、加之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是个反复不断的竞技运动过程,他们是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不断变化中,而不断地平均化、不断的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