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语文学习中运用;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正确解答涉及到逻辑知识的题目。
过程与方法 在举例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逻辑的基本知识,并能解决涉及逻辑知识的相关题目。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培养学生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形式,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视频《自相矛盾》。
2、 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庄子、惠子的“濠梁之辩”的故事;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论。”说明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思维的逻辑性。逻辑学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不仅仅体现在辩论上,与说话和写作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二、知识梳理
逻辑是个多义词,我们所说的“逻辑”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推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单位之上是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
(一) 概念
1、 何谓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
1 / 6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2、 概念相关知识。
① 用下定义的方法来阐释一个“概念”。 ②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反映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 例题讲解:据说,柏拉图曾对“人”是这样定义的:“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他的学生抓来一只鸡,拔光了毛,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
柏拉图的关于“人”的定义可笑之处:没有抓住“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内涵是: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外延有;男人、女人,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等。
③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如“父亲”和“爸爸”是全同关系,“鞋”和“皮鞋”是包含关系,“青年”与“大学生”是交叉关系,“高”与“矮”是矛盾关系,“红”与“黑”是反对关系。
3、 思考:孔乙己明明偷了别人的书,却还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辩解为什么引来人们的嘲笑?
明确:“偷”和“窃”在概念上本是全同关系,孔乙己却硬把它们说成是全异关系,企图蒙混过关,结果引来人们的嘲笑。
(二) 命题 1、什么是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关键字眼:是断定或陈述。 举例:
(1) 在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是命题)
2 / 6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2) 今天会下雨吗?(不是命题,分析:疑问句,表示疑问,不是表示断定、陈述)
(3) 请把烟灭掉! (不是命题,分析:表示命令的祈使句,不是表示断定、陈述)
2、命题的特点:一般为陈述句,而非疑问、祈使或感叹句,必须对某一事件做出明确的判断。
3、命题与语句的关系:。
同一个语句可表达不同命题(在不同语境中):丁先生正在照相。他在门诊看病。
同一个命题可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我把小猫送走了。小猫被我送走了。 预设义与隐含义:语句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 举例:某大副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船长今天没有酗酒。”、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思考:《雷雨》中鲁侍萍的两句台词的“隐含义”。
①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②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三) 推理
1、 什么是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2、 推理形式: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包含有共同项的前提,合理推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形式。
示例: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大前提),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小前提),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结论)。
3 / 6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提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三段论推理正确吗?
“二难推理”是一种极端的推理形式,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的境地,就是在思考问题时碰到了一个“二难推理”。
示例: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诗也包含着一个二难推理:如果琴上有琴声,那么放在匣中为何不发出声音;如果琴声在指头上,那么为何在指头上听不见?两个假设均被后面的反问所推翻,总之,不能说琴声在琴上,也不能说琴声在指头上。苏轼运用二难推理,似乎向人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优美的琴声是弹琴人的指头作用于琴的结果。
思考:有一个岛国,国王对到岛国的外人有一个规定:凡是说假话的人都被处死。但是真话和假话的判定是这个国王说了算。国王心情好时,会认为所有的话都是真话;心情不好时,会认为所有的话都是假话。但是有一个聪明的人说了一句话,使得这个国王没有办法处死这个人。这句话是:我肯定会被处死的。你能运用“二难推理”分析这句话吗?
(四) 逻辑规律
1、 定义:人类的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这就是“逻辑规律”。
2、 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①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如:美国总统威尔逊任新泽西州州长时,一位议员好友去世,威尔逊悲痛不已。此时一政客打来电话:“我希望能代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威尔逊对这种迫不及待想当议员的态度十分反感,就说:“如果殡仪馆没有意见的话,我本人完全同意。”
4 / 6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②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
思考这句话的错误之处: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分析:世界上没有,我国属于世界上,那就说明我国没有,然后句子又说“我国有”,这是自相矛盾。
③ “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
思考这句话的错误之处:“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分析: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没鬼”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既否定一个思想,又否定与它相反的思想,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 如: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违反“排中律”。)
3、 逻辑规律测试;珠宝店有一颗钻石被盗,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四人的供词 如下:
甲: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 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 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讲真话。请问罪犯是谁?
分析:罪犯是甲。乙与丁两人的供词自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其中必定有一个“真”,有一个“假”。那么,甲和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供词相反,因此,可知,甲是罪犯。
三、实践运用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