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红层分布区地质灾害特征与防治对策
刘家阔, 陈 刚, 赵 薪
【摘 要】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为基础,从地质条件入手,总结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等,认为该区地质灾害发育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主要防治手段应以控制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为主,建议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7(031)003 【总页数】4
【关键词】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危害性;防治对策;谷城县
红层区分布于谷城盆地内低丘垄岗区,面积368.28 km2,低丘区切割相对较强烈,垄岗区容易集中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地质灾害调查表明,该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29处(图1),占全县总数的17.67%,地质灾害相对较发育,近年来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具有规模小、危害较大的特点[1]。频发的地质灾害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分析研究低丘垄岗红层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对于地方政府做好低丘垄岗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环境概况
谷城县低丘垄岗红层区位于谷城县域东侧,行政区域包括城关镇、茨河镇、庙滩镇、石花镇、冷集南部、南河及盛康北部等大部分地区;区内土地肥沃,沟渠密布,人类工程活动频繁,为本县经济发达地区。 S303省道、襄渝铁路、G316国道、汉十高速、谷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谷城县低丘垄岗区属北亚热带季
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981 mm。本区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有汉水、南河及北河三大河流。
谷城县红层区处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地形与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南襄红层断陷盆地内,总体属低丘垄岗地貌,地势宽缓开阔,高程一般在100~300 m之间,切深20~50 m。出露基岩主要为古近系大仓房组(E2d)及玉皇顶组(E1-2y)、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K2p)及寺沟组(K2s)等红色碎屑岩,中—厚层状,微具膨胀性,节理面陡倾发育,岩体完整度差,工程性质较差。构造调整为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段南襄盆地西缘,位于晚白垩世之后的断陷盆地西侧[2]。其南部与白河—石花断裂、青峰断裂接触。区内盆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当铺地区发育两条北西向张性断裂,构成上白垩统中部岩层与武当群呈断层接触,形成小型地堑构造。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2.1.1 低丘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分布面积268.91 km2。主要分布在庙滩镇、石花镇、茨河镇、五山镇、城关镇和境内,盛康镇及南河镇北部、冷集镇南部少量分布(见表1)。各类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共107处,其中不稳定斜坡72处、滑坡32处、崩塌3处。地质灾害点密度为39.79处/100 km2。 2.1.2 垄岗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分布面积99.37 km2。主要分布在石花镇、茨河镇、城关镇和冷集镇(见表2)。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共22处,其中不稳定斜坡18处、滑坡4处。地质灾害点密度为22.13处/100 km2。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以人工切坡形成的不稳定斜坡为主,滑坡次之;变形多以小型土质坍滑为主。
2.2 地质灾害形成影响因素
对比红层垄岗区与低丘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规模可以看出,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降雨期间,相对切割大的低丘区地质灾害密度相对较大,表明红层区内地质灾害受特定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水入渗与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影响。由于红层区为本县经济发达地区,较为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或破坏,是主要影响因素。按人类工程活动特点可初步把诱发的地质灾害划分为四类,其特征分述如下。 2.2.1 集镇建设工程建房切坡
低丘垄岗区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宜于场地建设。区内地处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区,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建房切坡现象频繁发生,切坡大多未按相关规范施工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破坏斜坡的整体稳定性;加之该区岩土体完整性差,且红色岩系软硬相间具有差异风化的特性,使得边坡在雨季发生变形坍滑破坏,形成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类地质灾害。该类灾害具有规模小、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区内该类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共63处,如城关镇红石亮社区四组不稳定斜坡(照片1)。 2.2.2 水利建设工程水渠渗漏
区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库、堰塘、水渠等小型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经暴雨冲刷、渠水渗漏,造成下部土体饱水,发生滑塌。因水渠大多位于房前屋后,在供水季节,水渠渗漏,下部土体在渠水冲蚀浸润作用下,产生推移式蠕滑变形形成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该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较大的特点。区内该类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共6处,如石花镇彭家岭村二组吴堂发屋后滑坡(照片2)。
2.2.3 公路工程修路切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