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A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A练习

1.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1)找出反义词,请你再写一组反义词: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多的是______,少的是______。 (3)我会照样子,看图编一编。

一个大,一个______,一______一 ______。

2. 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 ,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 ,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______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______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

(三)春天来了

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 雨滴噼啡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 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喝着歌告诉每一个人。

现在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1 / 11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微风把好消息告诉了______;雨滴把好消息告诉了______;______把好消息告诉了每一个人。

(2)这个好消息是什么?

(3)小朋友,你认为谁还会知道这个好消息?

4. 读儿歌,用横线画出含有单韵母a、o、e的音节。(重复的只画第一个)

夏日的夜空,有条闪闪的银河。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河”?

5. 读下面课内选段,完成习题。

①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①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②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②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③“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④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⑤青头笑昧(mī)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1)选段中两个加下划线的“它”分别指谁? “它①”指:______“它②”指:______

(2)第①段中,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要读出怎样的感情?(填序号)( )

(4)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选段,至少找出一处来说明。先在选段中画上横线,再说出理由。

6. 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指( )。

(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4)想想现实生活中,“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 顺风耳:______ 腾云驾雾:______

2 / 11

(5)文中引用诗句的作用是( )。

7. 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 ,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 ,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______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______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8. 读一读,回答问题。

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我们立正、敬礼,表达了对国旗的( )。 ①尊敬 ②关心

(2)下图( )描绘出了第二句话的意思。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的苹果 ②______的菊花

3 / 11

③______的果子 ④______的葡萄

10.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_____ 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_____

(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 顺风耳:______

(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

(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

1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 抖动______ 好像______ 飞跑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近(ABAC):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__而__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

4 / 11

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______的景象。

(5)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12.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②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______了,______成小木片,______成美丽的木地板,______在了阳台上。 ③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交成了一棵树。

(1)把下列四个动词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锯 ②拼 ③拆 ④铺 (2)根据上文的内容填一填。

①上文的主要内容是椅子老了想休息,后来被做成了______。 ②上文第③段中表现木地板心态的词语是______。

(3)“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 读一读,回答问题。

咚咚咚咚咚,小兔学打鼓。

小鼓气呼呼,瞪眼问小兔:打我几声鼓? 小兔忙回答:一二三四五。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数字。

(2)______学打鼓,______气呼呼。(选一选) ①小鼓 ②小兔

14. 阅读练习。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

5 / 11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A练习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A练习1.读一读,回答问题。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1)找出反义词,请你再写一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的是______,少的是______。(3)我会照样子,看图编一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jfom9p9z70h1ll01eyq0a6ri16osu014h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